第97章(第2/7页)
古阿婶跳起来,“那我去,我年纪大,真有官兵来,肯定会对我放松警惕。”
如此,几个年龄和她差不多的阿婶站出来。
她们枯瘦如柴,面黄肌瘦,一看就过得很苦。
这样的人的确会让人放松戒备,梨花道,“那阿婶你们注意点,我二伯会在不远处守着,有事就喊他。”
赵广从和黄娘子的感情好,定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出谷的。
盯梢和接应这事,交给他再合适不过。
顾及赵广从的性子,还得再派一人,考虑到春耕正是缺人的时候,她想让赵广安跟着练练眼力见。
对此,赵广从颇为不满,“为何非得梅娘?她从没干过重活,累出病来怎么办?”
彼时天已经黑了,她们在大灶房吃了晚饭回家,小路上,赵广从情绪激动,就差没一蹦三尺高了。
相较而言,黄娘子则淡定得多,安慰他道,“那边去了十几人,咱们这边不去不好。”
“那也不是非你不可啊。”
“就我的官话最好,不是非我不可是什么?”黄娘子没觉得委屈,反倒很喜欢梨花这样安排,赵广从有正妻,她到赵家来后,赵家人从没给她甩脸色,也不苛待她的吃食,待她犹如一家人一样,既然这样,为家人做点事不算什么。
她晃了晃赵广从手臂,“我天天干活,不像以前弱不禁风了,你别担心我。”
赵广从歪了歪嘴,“我担心的是三弟,他惯会装腔作势,看着硬朗强壮,谁知是不是唬人的?万一碰到官兵后腿软不是拖累我吗?”
他排斥的是跟赵广安共事。
知道梨花护短,他凑到黄娘子耳边,声音极低,“要我说啊,还是铁牛更靠谱。”
赵铁牛嗓门是大了点,遇到事是真上,更重要的是,赵铁牛在他家做过短工,危急时刻,肯定不会丢下他。
这么一想,他喊梨花,“要我去也行,得让你铁牛叔也去。”
“为何?”
“赶集那日,我找隐山村的人算了一卦,说我今年恐不顺遂,唯有族里堂弟能帮我度过难关。”
“......”这说的,梨花要是信了就有鬼了,她微微一笑,“铁牛叔要施肥,走不开,你要害怕,我让阿奶给你作伴怎么样?”
赵广从脸色微变,让老太太陪他不是给他添堵吗?
他坚决不同意,“我不管,我去的话必须让铁牛和我一起。”
梨花
偷偷抵老太太胳膊,老太太脑袋一昂,“怎么?我老眼昏花不配和你一起是不是?不让老三跟着也行,把二郎带上,遇到事你们父子两自己商量。”
赵广从的儿子不过十三岁,性格腼腆,属于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人,赵书砚去叶家后,他曾私下警告过书塘不能学大侄子,赵书塘没理他,当他不存在似的。
给他气得火冒三丈。
这样的人要是跟他出谷,赵广从担心自己被气死。
他退而求其次,“李解呢?”
“他有其他事。”
戎州乱到何种程度无从得知,她想让李解溜进戎州看看情况,若有可能,再去荆州瞧瞧,想到什么,她缓缓挑起眉,“二伯要是不喜欢这门差事就算了,我给你安排其他的。”
赵广从心下警钟大作,“什么差事?”
“明天再说。”
赵广从眼皮跳了跳,直觉不是什么好事,他问梨花,“我要是和你阿耶出谷,只盯着梅娘她们就行了是不是?”
“当然不是,山谷的地有限,你们既然出谷了,就得开些地出来种粮才是。”
所以无论如何都得干活?赵广从低头思索,决定等梨花说了另一件差事再做决定。
谁知梨花根本不给他机会。
夜里,他迷迷糊糊快睡着时,隐约听到屋檐下叽里咕噜的传来说话声,他翻个身,决定接着睡,下一刻门响了,梨花再外面敲门,“二伯,睡了吗?”
赵广从装聋,抓被子盖住耳朵,不料惊醒了黄娘子,她坐起身推他,“二郎,三娘找你有事。”
“什么事不能明天说?”
他脚底磨起的水泡没好呢。
赵广从不耐烦地套上衣服开门,黑着一张脸问,“什么事啊?”
’啊‘字刚出口,就见面前递过来两张泛黄的纸,他先是不屑,待看清后,忙上前一步反手拉上门,震惊道,“哪儿来的?”
“大伯给的,二伯你要吗?”
话音未落,赵广从已经伸手把银票接过去了,估计怕是假的,他脸颊贴近,将银票放在灯笼前看了右看,“你大伯还真是能干。”
不是把钱全部给老太太了吗?怎么还拿得出钱来?
好像不对劲,他直起腰,“你大伯啥时候给的?”
“去年。”
“你给我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