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6/7页)

元氏娘跳起,“你说什么?”

梨花冷哼,“今天过年,你敢发誓说你没有偷柴?”

元氏娘当即举起手指就要发誓,梨花又道,“如果偷了柴,就让你们冻死在今晚。”

元氏娘身子一僵,说不出话来。

见状,赵广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叹气道,“娘,你糊涂啊。”

赵多田一直知道是她干的,今天一大早就要过来掰扯的,但黄月说今个儿过年,吵架不好,又说趁着地硬,其他人耍清闲多开些荒出来,这样来年就能多种些粮。

对黄月而言,自家人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赵多田也不多说,径直走到后面,拎了两捆柴就走,“三娘,我还要去地里,先走了啊。”

他双手戴着粗布缝制的套子,约莫是防止挖土起泡的,梨花道,“族里蒸了包子,没人两个,你也有份,记得回去拿啊。”

因是过年,无论是嫁出去的还是嫁进来的,只要姓赵,都有份。

赵多田点点头。

头也不回。

梨花跟赵大壮说,“我也回去了。”

至于元家这一烂摊子事,谁要管谁管去,赵大壮也不想待了,“走吧。”

赵广昌却不能走,不仅不能走,还得留下来哄他们,梨花不知赵广昌怎么做到的,吃过午饭,所有人都在灶房聊天时,赵铁牛跑来说元家人要去外面住。

他在地里干活,赵广昌跟李家人搭上话时,他就在一旁听着。

入口封了,想出去,只能借用李家人的绳子。

梨花怔住,老太太先反应过来,“元家人疯了不成?”

山谷的生活再不好,起码还算太平,出去后就不好说了。

在她眼里,青葵县李家人可不是好东西,元家本来就欠了李家人情,再落到他们手里,还不得任由那些人搓圆捏扁。

小吴氏也费解,“你堂兄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元氏也在,娘家出事,她想回去看看,但又害怕身子有个闪失,毕竟,如果不是这个孩子,赵家可能已经把她休了,对娘家,她一直想帮衬的,可她有自己的儿女要照顾,总不能为了娘家抛夫弃子吧?

这世道,一个妇人,没有婆家的庇佑很难活下来的。

像明二媳妇,就因婆婆嫌弃,毫不犹豫的另嫁了人,她不想走到那一步。

这些年,赵广昌对她很好,换成其他人,不见得能像赵广昌一样对她百依百顺。

她抚了抚肚子,跟赵铁牛确认,“你是不是听错了?王家兄弟不是让我娘去他家吗?”

她知道院里发生的事儿,对她娘偷隔壁的柴她也生气,但王家兄弟是好人,她娘她们住进去的话,不至于沦落到被冻死的地步。

“你娘多挑剔你还不知道?”赵铁牛不给她面子,“我再去看看。”

老太太憋了好久,眼下忍不住了,起身道,“我也去看看。”

私心而言,她希望元家离得越远越好,可真让她们落到李家人手里,她还是有些迟疑的,路上跟梨花说道,“李家自己都借住在山顶李家家里,哪有位置收留元家,怕不是有什么陷阱吧?”

梨花也觉得是陷阱,不过她不准备提醒,“咱去看看吧。”

元家已经回去搬行李去了,她家还有一头牛,眼下这情形,她们决定杀了补补身体。

至于已经开出来的地,准备跟人换成粮。

梨花她们到时,山英婆更提着一篮子粮过来,见大家伙望着她,挺直腰板道,“元家答应把她家的地给我,我出些粮就成。”

小吴氏蹙眉,“蠢货。”

地再好,能不能种出粮食还不好说,现在就把手里的粮送出去,明年又是荒年怎么办?

山英婆挨了骂,脸上有些难看,“我想过了,开春就撒种,元家的地我早就看过了,不算差...”

一副我自己没有吃亏而是赚了的表情。

小吴氏没眼看,问赵广昌,“李家人信得过吗你就让他们出去,万一遇到事,咱们远水救不了近火怎么办?”

只当是赵广昌做的决定,殊不知赵广昌心里也憋屈。

他找了好家帮忙收留元家,要么人家不用意,要么元氏娘瞧不上,为此,他都差点去小溪对面找儿子帮忙了,念及老太太的脾气,真要让儿子帮忙,定是容不下自己的,这才忍住了。

然后他就回族里吃顿午饭的功夫,再去元家时,元家两老突然提出搬去外面。

石壁门打不开没关

系,李家有绳子,说点好话,给点好处,拉她们上去。

小吴氏她们来之前,赵广昌已经劝得口干舌燥了。

他无奈的扯了下嘴角,“爹娘决定的,我劝不了,只能帮着了。”

梨花将目光放在垂下来的绳子上,绳子约有手臂粗,颜色枯黄,瞧不出什么草搓出来的,她问,“绳子不会中途断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