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7页)
所有人木讷的抬头,朝火把的方向望去。
“亮不亮?”
众人有些懵,火把当然亮了,哪怕刮风也吹不灭火把的光。
梨花说,“进山那日碰到官兵,情急之下跑进山里,那晚没有火把照路,好多人都受了伤...”
大家齐齐将目光投向她,梨花看向夜风里摇曳的火光,像陷入了沉思,但语气坚定,“那晚我以为必死无疑了,族人受了伤,牛也死了,没有水,还得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采集露水。”
短短几句,仍能感受到走投无路的绝望。
树叶堆上,响起低低的呜咽,“后来呢?”
“后来我和李解走到了这儿...”梨花说,“从青葵县到戎州城,我们天天都活在恐惧里,绕是这样,我们没有人想过寻死,不为别的,要为那些无辜枉死的人讨个公道。”
“去哪儿讨?”有人哽咽出声。
“不知道,但只要我们活着,总会知道找谁讨公道的。”
梨花起身,去抱被褥铺上,那些人坐着没动,但呜咽声明显大了许多,外头的赵家人怕吓到她们,不敢站太近,倒是觊觎行李的老方氏跃跃欲试。
正要往里走,突然被一只大手抓住。
赵大壮不甚耐烦的说,“时候不走了,回去睡觉吧。”
老方氏心下不愿,却也不敢忤逆赵大壮,“三娘出去好几日,没受伤吧?”
“受伤也不归你管。”赵大壮不留情面的说。
最担心女儿的赵广安都没形影不离的追问,其他人哪儿的资格?
老方氏没跟梨花说上话,惋惜不已,老二媳妇铁了心不回来,再不巴结好梨花,四娘恐怕也要和离,这可不是她胡思乱想,以前四娘对她这个婆婆毕恭毕敬,现在则是阳奉阴违,偶尔还甩脸色。
长此以往,情分肯定会消磨掉。
今晚出来的不止老方氏,其他几家也想找梨花聊聊,谷里太平,可没有保暖的东西,白天还行,一到晚上就难熬,往日也就算了,现在房屋建好也这样,不想点法子,这个冬天怕是不好过。
可有赵家人护着,压根和梨花说不上话。
于是,回去时,几家人都唉声叹气。
梨花不知几家人找过她,水烧好先让大家喝,然后往里加些草药熬水给她们擦洗伤口。
睡觉时,天儿已经亮了,所有人钻进被窝,头朝梨花坐着的方向,“三娘,我们已经好多天没有睡过觉了。”
一闭眼,满是那些狰狞的面孔。
梨花垂眸,脸上漾着温和的笑,“都过去了。”
“你会回家吗?”
昨晚看到她的阿耶了,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站在不远处看她,眼里满是关切,约莫顾忌她们,始终没有往前凑。
梨花看了眼山洞方向,“暂时不回,你们睡吧。”
“好。”
大家慢慢阖上眼,不多时,有人陷入噩梦里,拳打脚踢哭嚎起来,梨花替她盖好被子,握着她的手安抚了许久,外面守夜的人换了一拨,毕竟谷里还有事情要忙,便换成了李解和刘二。
刘二端着个木碗,里头冒着热气,递给梨花道,“三娘子,老太太给你蒸了米饭。”
“你吃了吗?”
“吃过了。”
赵家分了四十七床被褥,除了族里的老人,其他分到了各家,因梨花出力多,赵大壮做主给了她家三床褥子,赵广昌和元氏原本要一床的,老太太没同意,一床褥子给梨花,一床褥子给赵广安,剩下的一床褥子则给他媳妇裁成两床跟李解分了。
他传达老太太的意思,“老太太让你别担心家里,有她在,你大伯他们掀不起风浪来的。”
两人说话压着声,没有吵醒熟睡的人,梨花接过碗,“你们吃的也是米饭?”
“不是。”
有了屋的人可以自行做饭,但老太太嫌麻烦,仍让大家跟族里人一起吃,然后省下的粮食给梨花,刘二说,“族里挖的粮没有分,所有人都吃族里的。”
族里有公粮,有专门负责做饭洗碗的,因此没人开火煮饭。
“我阿耶吃的啥?”
“牛油野菜饼...”
赵广安不怎么挑食了,凡是族里人煮的,他都吃得下去,相较而言,赵广昌挑剔得多,见老太太舀自家米蒸米饭就不高兴,得知米饭是给梨花的,脸色更是难看,要不是碍于老太太是他亲娘,恐怕早就吵起来了。
怕梨花烦心,刘二没有和梨花说这些事,而是问,“草篷不避风雨,要想长久,怕是得起屋。”
“嗯。”梨花边吃边说,“待会我让人请山上的人来帮忙建茅屋。”
两百号人住的屋,小了肯定不行,房屋过多太分散也不行,她寻思着盖三间屋,两间屋用来睡觉,剩下的一间用来做灶房,堆东西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