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页)

对于他教孩子这事至今没找着机会和闺女唠唠,现在有些憋不住了,“三娘,你忙不?我脚好像踢着石子了,疼得慌。”

进谷后他就换了草鞋,梨花说靴子坏得快,必须学着穿草鞋,眼下不用一天走几十里,让脚慢慢适应草鞋的粗糙正合适,所以他就一直穿草鞋。

像梨花说的,鞋子粗糙,有点磨脚,但问题不大,唯独几根拇指露在外面,动不动就会磕着破皮。

“我瞧瞧。”梨花刚抬脚,就看宝珠有眼力的走向他,然后伸手扶他,他躲开了,“三娘,你来。”

侄女敬重他这个堂叔是好事,然而他有话和女儿说,“宝珠,你快去忙你的,这事给三娘做。”

“阿奶让我孝顺你。”

老吴氏对孙女的改变非常满意,天天耳提面命的叮嘱她们要像梨花对赵广安那样孝顺他,宝珠听进去了,所以才想搀扶他。

每到这时就是赵广安想撂担子的时候,他忍了忍,“你有孝心就行,堂叔许久没和三娘说过话了,想和她聊聊天。”

“哦。”宝珠垂下手,往旁边挪了两米,“堂叔,我在这儿,你不舒服的话记得喊我啊。”

不敢相信这是老吴氏家的人,要知道,老吴氏仗着自己的是亲婶子,只要看到赵广安赶牛车经过就骂他败家,声称赵广安若是她生的,直接扔河里淹死,这样喜恶分明的人,养出的孙女竟对赵广安百依百顺。

老秦氏揉揉自己的眼,“宝珠?你是宝珠吧?”

话音刚落,就见自家孙女挨着宝珠站定,甜滋滋的喊赵广安,“堂叔,你喊我,我也会帮你的。”

“......”

邪了个大门!

赵广安笑着点头,“成。”

很快,女娃们像苍蝇闻着味儿似的涌过来,也不往前凑,就在那儿站着,阳光落在她们头顶,度上了一层落魄又圣洁的光辉,别说老秦氏,山英婆也看愣了眼,嘀咕道,“咱不会给他养的娃吧?”

女娃要比男娃安静点,但这般井然有序极为少见,老秦氏看过赵广安使唤她们干活,却不想她们听话到如此恐怕得程度,就是家养的鸡还有往院外跑的时候,这群人是一点不乱动。

梨花过来查看他的脚,赵广安不停的眨眼睛,极小声的说,“我没事,三娘,你看她们多听我的话。”

这事梨花当晚就知道了,老吴氏从那边回来,堂婶们齐齐围过去巴结,弄得老太太很不满,直言儿子是他的,那些人不巴结她这个亲娘,而是巴结个外人,她想让赵广安拒绝来着。

梨花劝她算了,赵广安做不了重活,农活也不擅长,若是能教好孩子,也算在族里人面前扬眉吐气一回,她说,“阿耶做得很好,若是连堂弟他们一起教就更好了。”

料想女儿会夸赞自己,赵广安拍着胸脯道,“那有何难,待会我就同你四奶奶说去。”

老村长曾感叹族里若有个像她这样的男娃会何等的好,所以赵广安一提,老吴氏想也没想就点了头,她一点头,其他人家立刻把儿子孙子叫到赵广安跟前来。

认女娃时,女娃们特意清洗过,脸蛋干干净净的,男娃就差多了,脸脏就算了,头发毛毛躁躁的,衣服也破了许多口子,乍眼瞧着,好几个人长得一模一样,认了四五遍也喊不出名字,索性让大家依照年龄顺序站好,然后从阿一阿二开始排名。

赵多田站在最左边,对于阿一这个称呼,他有些别扭,“堂叔,我在族里排二十八...”

“记不住。”这么多张脸让赵广安恍惚回到学堂读书识字的时候,密密麻麻的字看着长得差不多,根本记不住,他说,“往后就按我说的来,阿一你最大,往后要最积极知道吗?”

赵多田已经晓事了,出来前,提起这个堂叔,羡慕有,鄙视有,但自打三娘花钱治好了他娘的病,对三房他只有感激,辩驳无效,他便接受下来,“好。”

男娃不像女娃好教,赵广安让他们捡石子,好多人偷懒,赵广安吼一声,他们能老实一会儿,也就一会儿,一会儿后,人又不知道哪儿去了。

赵广安受不了,跑去跟梨花诉苦,“你堂弟他们太调皮了。”

他身后站着一群小姑娘,闻言,齐齐点头,甚至给他出主意,“堂叔,你得掰根树枝拿着,他们不听话就打他们,我奶说了,你随便打,她不心疼的。”

别说,赵广安火气来了还真想打人,这种冲动是从前没有过的,他有点害怕,跟闺女说,“你说阿耶会不会变成你大伯那样的人啊?”

书砚淘气那会没少挨打,每次看到赵广昌挥荆条,他身上就疼得慌,他发誓不打小孩的。

“不会的。”梨花回答得斩钉截铁,“阿耶你秉直良善,比大伯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