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4页)
天知道他怎么忍过来的,赵广从脚踝肿了,死活赖着要他搀扶,他腰痛得直不起来,只能喊梨花,结果喊了一路都没人应。
元氏伸出手,他丢开木棍,手搭在她肩头,“三娘回来了?”
元氏泪眼朦胧的点头,“你怎么才回来?”
赵广昌有口难言,他和赵广从坐在树下等梨花和李解经过,左等右等不见人,怀疑两人抛下他们先回来了,赶紧起身追,为了不让元氏担心,他只道,“闪着腰了,走得要慢点。”
说实话,这趟出去,兄弟两都有些狼狈,衣服破了,鞋子破了,还差点倒在半路。
就这样,赵大壮还把他们训了一顿,“一上午干什么去了?不知道事情多啊?人家堂弟杀了牛立刻挖草药,没喊过一个累字,你们做兄长的就不能咬牙坚持一下?”
赵大壮怀疑两人睡觉去了,因此语气很重。
赵广昌欲解释,元氏怕露馅,抢先道,“大郎寻水源去了。”
她一开口,赵大壮脸色更难看,“爷们说话何时轮到你插嘴?你做的事还没跟你算账呢!”
元氏偷偷给元家水的事被人看到了,赵大壮那时忙,只让元家把水还了回来,此时看到元氏,顿时没个好气,“堂弟,你媳妇拿族里的水给娘家...”
赵广昌隐约记得这事,“马上就要进山谷了,这些以后再说吧。”
山谷里多半是不缺水的,进去后
就不会追究元氏做的事了,他跟赵大壮说,“堂兄,东西可收好了?”
因排行实在难记,索性直接称呼堂兄。
进谷是大事,赵大壮果真分了心,说道,“收得差不多了,等三娘发话咱就动身。”
这次进谷可能要好几年才出来,路上,梨花让大家挖草药时连根挖出,到时种到山谷里,谁生病都能挖来熬药。
汉子们抬棺,妇人们挑筐,挖草药这事就落在孩子们头上,赵多田经常上山,认出几株果树,问梨花,“十九娘,果树要不要?”
梨花道,“要。”
能吃的都要。
一行人边走边挖,所过之处坑坑洼洼的,但大家脸上不再迷茫,满是对山谷生活的向往。
老太太扛着木棍,木棍上绑着她编的草鞋,草鞋一晃一晃的,霎是可爱,她说,“进谷后,咱挖些陷阱,没准还能捕到猎物...”
老吴氏难得没说风凉话,而是问梨花,“进谷后是不是就各过各的了?”
一起生活久了,骤然分开,竟有点不习惯。
梨花举着火把,时不时往四周挥一下,回道,“等每家人都有屋了就分开过。”
粮食早就分好了,没什么可吵的,梨花说,“山谷里的人胆小,没有他们的允许,咱们尽量别乱跑,再就是进谷后咱踏踏实实过日子,别想着往外面跑,否则坏人找到入口,咱们都得遭殃。”
“你堂伯已经说过了。”
赵大壮耳提面命的警告大家不得打扰先进谷的人,不得私自出谷,一经发现,直接打死。
在村里时,抓到贼吊起来打一顿就完事,现在必须狠毒,要不然对方报复,所有人都会受其连累,所以老吴氏不觉得长子说错了,“三娘,咱们不会乱来,但那几家就不好说了,我估摸着得派人守在入口那儿比较好。”
“呵...”老太太侧目,“太阳打西边出来啊,你竟也有不蠢的时候。”
老吴氏瞪她,“你什么意思?”
“夸你呢。”
“......”老吴氏眉一皱,立刻要骂人,察言观色的梨花迅速出声,“四奶奶,四爷爷怎么样了?”
老村长的嗓子慢慢转好,手脚也能小幅度的活动了,但不知什么原因,他并不怎么说话,便是老吴氏想和他聊聊天,他也闭着嘴不理人。
老吴氏说,“脾气越来越古怪了。”
儿子用背篓背他,他不肯,而是让儿子把他放在棺材上。
往老伴儿的方向瞅了眼,小声跟梨花说,“你四爷爷器重你,你得空了多陪陪他啊。”
自家人说话,他多是掀眼皮看两眼,唯有梨花说话他会聚精会神的听,且还会夸梨花做得好,有时她都怀疑老伴是不是老眼昏花将梨花认成孙女了...
老吴氏无奈,“不知你四爷爷何时能好?”
“大夫开了药,多吃几副肯定会好的。”
至于陪老村长说话,梨花还真抽不出身,对方告知的入口是处山洞,她们到时,里边已经坐着好些人了,冷不丁看到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抬着棺进来,众人眼前一亮,“小姑娘,白天的是你对不对?”
山谷空旷,梨花和山谷里的人说话有回音,附近的人都听到了。
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妪抱着睡着的孙女跪下来,“外面没有活路了,求你带我们进山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