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二章(第2/2页)

好歹,她闺女是个有福气的,就算做了妾,不比人家正头娘子好听,但从此也没吃过苦就是了,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分,更别说还生了这么一个好女儿。

“姥姥在这里多住几日吧,我娘也想你呢。”这不是假话,周姨娘聘到顾家后,这十几年,不过见周姥姥两三回而已,还都是借了女儿的面子。

周姥姥看着是个粗糙农村老妇,但为人实诚又谨慎,不愿意给女儿添麻烦,忙对周姨娘说:“你们老太太的善心,姑娘做生日还特地接了我们过来,这就够了。这番也看了你们,心也安了,我明儿就家里,况你爹一个人在家里,我也不放心。”

顾运的姥爷这次没有过来。

周姨娘知道她娘的心思,再没多说话。

眼瞅着太阳落山,到了叫饭的点,周姨娘使下人传饭。

因周家人在,顾运又作陪,文氏早吩咐过厨房里人,晚膳尽心准备。

一大桌子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摆得满满当当。

食物的香味扑鼻而来。

边吃,边说着话。

周姨娘说起来她弟弟,“娘,小弟的婚事可有着眉目了?”

说起这个周姥姥就头疼,叹了一口气,说:“我与你爹急得什么样,托了好几个媒婆打听着,偏偏海桥自己心思不在上面,使他与人相看他也不去。”

顾运的舅舅与她大哥顾承庭差不多这年纪,在普通人家这年纪也早说得亲事,未料他舅舅还有些反骨在身上。

大约是没有喜欢的姑娘罢?顾运心想。

周姥姥道:“他主意大着呢,如今我也管不了了。”

顾运眼睛转了转,说:“姥姥,什么时候我去家里玩罢?”

周姥姥还没来得及说话,周姨娘就伸手掐了一下女儿的小脸蛋,“小祖宗,你消停点罢!我哪敢叫你出去,磕着碰着,把你祖母心疼死,你爹爹也要训我的。”

自己女儿有多娇气周姨娘是晓得的,偏她自个儿还不知道,村里的是个什么模样,周姨娘自小在那里长大的,能不知道?她女儿养尊处优长大,跑去姥姥家玩,万一弄得不好,她还怕给自己爹娘添麻烦。

“前儿不过晚上闷着了,脖子上就起了疹子,这还没好全呢。”周姨娘巴拉了一下女儿的衣领,给周姥姥看,“这还是屋里有丫鬟看着的,娘你不知道她,面上看着听话乖巧,实则也是个主意大,还爱作些怪,并不听人话,从小到大闹出不知不少事,也不长记性,仗着这一屋子人都疼她。”

周姨娘阿弥陀佛了一声,“姑娘是个有福的,姑爷替她起的名字也好,必是天上有菩萨庇佑。”

说得顾运那帕子捂着嘴忍不住笑起来。

周姨娘放下筷子,抱着女儿揉搓她一顿,“小王八蛋还笑呢,丁点不叫人省心。”

“哎呀,娘,娘啊,我怕痒,你快放开我。”

唬得周姥姥忙说:“她才吃的饭,你倒逗弄她岔了气儿,仔细不舒服。”

一边把周姨娘的手拉开了,扶着外孙女儿坐好。

周姨娘嗔了一眼说:“你见识了你这外孙女儿的磨人了,家里谁管得住她?”

能养得这样性子,必是家人宠出来的,周姥姥咧着嘴巴笑。他们那头有个大地主,家里也是有庶女的,听说过得不比丫头好多少,像那样养出的,你说倒能养得那样开朗骄傲的性子?放屁呢!她见过一次的,唯唯诺诺,说话都不敢抬头。

才算深信了女儿在顾家这些年过得好的话,就看着外孙女儿的面儿,也不能让女儿如何的。

从前还忧心女儿没生个小子,怕在后院站不住脚,但这一个姑娘养得好,倒比人家的十个孙子还强些。

直到天黑尽了,黄杏亲自过来接顾运,周姨娘派了个老妈妈在前头给他们打着灯笼,一路把人送回去方罢。

回去一夜好眠。

第二天,周姥姥吃过早饭才走的,文氏叫人套的车,另装了些回礼。

顾运也去送了,昨晚上特地嘱咐过,让澄心早些叫她起来的。

才送走了姥姥舅舅。

那头,老太爷的小厮阿禄过来请:“九姑娘,太爷要下桩子,问您去不去呢?”

顾运呀了一声,眉毛都飞扬了起来:“祖父要出门呐?我去!”

正经衣裳都不用换,抬脚就要跟阿禄走,急得澄心忙叫,“姑娘慢些,等会儿。”

好歹紧赶慢赶,打点了一包行李,叫阿禄提着,送了他们出去。

顾运跟着老爷子出了城,半道上,远远地,司桓肃骑着马过来。

眼睛都瞪了瞪,小声问:“祖父,咱跟司大人一起啊?”

顾永昌道:“今日有事,倒也不能算出来玩的。”

顾运心一凛,有事?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