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馋嘴猫 酒桌文化(第2/3页)

威尔逊也愣了一下,他为什么要说也?

燕二河这是抱着儿子的初一英语课本恶补的,毕竟这是自己第一单外汇生意,他还是很重视的。

虽然他不会说英语,但是他觉得自己可以学习一下对方的说话习惯,这样会让对方有亲切感。

燕二河本来要抢先说见到你很高兴的,但是没想到威尔逊现在没一点世界名企精英的矜持,喊的口音虽然古怪了点,但是那腔调是真正宗。

就像乡间扛着锄头的两个人,在农田里劳作时隔着二亩地互相打招呼:“吃了吗?”

既然对方先打招呼了,那燕二河也没办法,只好说出了‘也’很高兴。

威尔逊反应还是挺快的,不理解不要紧,他只需要明白一件事就行,对方是燕总的二叔,据说是个很随和的人,肯定不会有什么恶意。

所以他立刻又按照自己学到的,据说是华国人的习俗说道:“你吃了吗?”

燕二河这次反应挺快,条件反射似的:“吃过了,你也吃了吗?”

“我没有。”威尔逊实话实说,然后还解释。“我坐飞机上不太喜欢吃东西,所以只吃了一点点,没吃饱应该不算吃过了对吧?”

“那先吃饭吧!”燕二河就学会了一句问候的语气,已经用完了,现在就干脆用自己的习惯好了——远道而来的客人说没吃好,那当然是先吃饭。

“当然当然,谢谢你的请客。”威尔逊很高兴,他学华语,当然也顺便学了不少华国人的习俗。

比如说饭桌文化,请客吃饭什么的,据说这也是表达友好的一种方式。

高兴完了才反应过来:“这是我们的客户派来的代表亚尔弗列德先生,这次主要是他来验收的。”

亚尔弗列德刚才差点都在怀疑,这俩人是在互通什么暗号来着,毕竟短短几句问候,俩人之间的表情还是挺精彩的。

幸好他带的翻译是个华语通,憋着笑小声给他翻译了一下,顺带还说明了双方为什么会这样……

于是亚尔弗列德再看看周围人的表情,总算知道这俩人真不是对什么暗号,也不是想针对自己这个客户验收代表做点什么,而是纯粹的……有点逗比?

这就……亚尔弗列德也很无语,谁能想到,传说中在澳洲混的风生水起的威尔逊,还有来的这位是一家飞机制造厂的老板,两人的见面,居然是这种画风。

直到都坐到了餐桌上,亚尔弗列德都有点迷糊,他不得不问一下翻译:“这里真有这样的习俗吗?现在这是当地时间几点钟?我刚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现在就要……这是酒吗?直接搬来了几箱酒?为什么?”

翻译很辛苦,身为知名翻译,他也没见过这么……风格不太一样的商业洽谈。

直接飞机场见面,接着直接上餐桌,菜还没一个,话都没开始说,先搬了好几箱酒。

所以翻译趁着看时间的机会,脑子里飞速转动,他要想个合适的理由,免得让亚尔弗列德觉得自己不专业,说自己是根本不了解华国人的习俗还敢说自己是华语通……

但是……真没见过这样的啊!

他当翻译也都是在澳洲或者其他国家,华国他也是第一次来。

时差他是会算的,但是,解释他一时之间真想不到借口。

幸好下一刻,他看到了酒,突然想到了理由,小声说道:“这是长寿酒,最好的,比那位燕先生拍卖的还要好的。”

亚尔弗列德当时精神一震:“真的?”

“当然。”翻译很是得意,总算说到了自己知道的情况。“这位是燕的二叔,亲叔叔。在华国,亲叔叔就是爸爸的亲兄弟,是一家人,比我们那边的家庭关系更亲密的,真正的一家人。所以他拿出来的,就是他侄子最好的酒。”

这和爱不爱喝酒没什么关系,毕竟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燕掌握了让人重返青春健康长寿的秘方酒。

只要是个人,没有不对这个感兴趣的。

但是现在酒桌文化还没开始,那边俩人还在热情聊天呢!

一个人用芝加哥味儿的华语:“我特别喜欢华国的文化,来之前还学了一个新词,叫做学以致用。”

另一个用大燕庄味儿的普通话:“那你可厉害了,我才上过小学二年级,学的成语也没几个。”

然后是芝加哥味儿的吹捧:“是你更厉害,只上过小学二年级,居然能造飞机。嗷我的天,果然,我就知道,燕是个天才,你是他的叔叔,肯定也是天才。”

大燕庄味儿的很谦虚:“哪里哪里,我哪儿比得我那侄子,他是从小就厉害,我是跟着他挣了点钱,才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的……”

一个是世界名校毕业,一个乡村小学二年级没上完,双方口音更是听得人别扭,居然就聊上了,而且还越来越起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