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声名大振(第2/3页)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啥?

其实也简单,问题就是这些人家里条件好,喝酒只喝好酒,以前什么好酒都喝,现在只喝最贵的步步高。

这个医生发现问题之后,就直接对病人明说了,说你现在是没戒,但是现在问题好像是出在酒上:你喝的这酒,它不一定是酒。

同样喝了会醉,到嘴里是酒味,它凭啥不是酒?

因为它不害人!

当然这个结论还很早,身为一个名医,最基本的要求,是实事求是,孤证不举,必须多跟踪观察一段时间才行。

然后又一段时间之后,医生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是搞不明白的。

身为一个医生,他倒不是求出名还是啥的,纯粹是想搞明白,这种酒它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没有酒应该有的负面效果?

如果只是没有负面效果,那肯定是大好事儿。

但是怕的是,是不是负面效果潜伏起来了,以后会积累的更严重,这才是大问题。

想一想一种在全国都卖的很火的酒,居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是想想,就觉得很吓人。

所以他就在征求了一部分病人的同意之后,整理了自己的病人病例,然后找到报纸,想让报纸把这件事报道出来。

也不能说这医生是没事找事,当医生的,如果想当个好医生,有些时候,就是得多管闲事点。

正好最近私酿酒的热度再上新台阶,搞的现在说什么的都有,报纸一看病历什么都有,再让人去调查一下,确定了病历真实性之后,二话不说就把篇文章刊登出来了。

文章本身也没说酒好不好,只是把事实摆了出来,把病历放出来一部分,实事求是,不夸张,不虚言,不哗众取宠。

就是很认真的当做一种学术来讨论这个问题,说很想知道,这个原因究竟是什么。

……

因为燕长青的名声,以及步步高酒厂的知名度,还有一些贡献什么的,总之,一般报纸上很难看到步步高酒的负面评论的,连质疑的也没多少。

至于说价格比其他酒高,巧了也是,因为前一段酒行业的整顿,一部分酒厂开始搞起了降价抢市场,另一部分酒厂则是走了燕长青知道的历史上的老路,用提价来证明对自己的酒品质的信心。

所以现在步步高酒虽然是高,但是后边的价格有些差距,但是也没那么大。

现在突然一篇文章,虽然看起来是摆事实讲道理,可是人们看过去,总觉得不大对。

然后文章就成了热门,接着还有其他媒体开始转载评论等等。

一时之间步步高酒究竟是不是酒这个问题的热度,都快堪比未来的二零一二大灭绝了——很多人‘预言’的世纪末人类大灭绝没发生,接下来自然是该二零一二大灾难了,反正大灭绝挺忙的,今年不到明年不来,肯定是在等大后年。

……

周佳玲都不在国内待了,她直接跑来了澳洲,和黄总一起搞土地收购。

反正国内的事情已经走上正轨,开连锁酒店的事儿已经有了固定的实施方案,她的几个助理已经能接手大部分事物,她可以清闲点了。

主要是在国内最近步步高的热度太高,别人找不到燕长青,找陈总问也是一问三不知,有不少人就拐弯抹角了的找到了她。

挺烦的。

但是找不到燕长青的人,可以找到他的个人主页。

很快燕长青所有发的那些内容下边,都开始涌现出了无数各种各样的问题。

王宋峰都快忍不住了:“燕总,这么下去,会不会出什么事儿啊?”

“我自己掌握的酿造方法,能出个什么事儿?”燕长青依然老神在在。“放心!”

……

没一个人能放心。

别墅的电话网络都是费了老大劲儿才弄好的,比盖别墅用的时间都久。

因为地广人稀嘛,这个小农场的位置又太偏僻。

现在倒好,那个电话就没停过,包括爸妈姑父二叔等人在内,不少人都打电话过来,问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毕竟以前你只是价格高,很多人最多会来几句酸话,别的也没啥办法。

现在倒好,出了问题。

尽管猛一看问题是好的,酒没坏处,但是细想,就会觉得事情变得复杂了。

……

燕长青只能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再次发了一个图。

这次是家里水库上的。

家里下大雪了,周佳玲走之前又去看了看方便面厂,顺便到酒厂看了看,又顺便拍了几张照片带过来给老板。

水库并没有结冰,不过岸上一层厚厚的白雪,让水库看起来更漂亮了许多。

配文字:酒厂还没我唱歌挣钱多,我犯得着造假吗?就是真酒,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