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培训班 高中(第3/3页)

燕长青觉得这俩想法也不错:“那你们看,如果真不行,就去当委培生。多少在学校里熏陶点,也比直接退学强点。”

其实也不指望他们能到厂,估计到时候有一大半都要去做生意。

只是现在他们年龄还差了点,能在学校多熏陶一段时间总比不去的好。

想到这儿燕长青又补充道:“还是得学英语,要是觉得学校教的不好,等放暑假了,出国去看看。将来就算你们接家里的班,多学点知识多认识些同学也是好的。”

……

其实燕长青是希望他们都去高中的,毕竟高中的学习氛围是最好的——有些学习氛围不太好的地方,很容易把人学废的。

多年打工经验告诉燕长青,没外挂的普通人,还是老老实实在学风好的学校多待几年的好。

那个委培班纯粹是为了让人多在学校待一段时间,也不指望他们能在里面学成什么高级酿酒大师。

只是这种道理,通常劝说是不管用的,一定要等到自己体会到才行。

燕长青也没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什么大道理,只能尽量提供一些便利条件。

只是他没想到,到了下午,老杨就跑过来了:“燕总,嘿嘿,猜我给你办成了什么事儿。”

燕长青无语:“我又不是神,还能神机妙算啊!怎么了?”

杨乡长颇为自豪地说道:“我又和县里那边沟通了一下,将来咱们二高中的扩招名额,要再放宽一些,比他们原定的数量再翻个倍。多出来的这些,照顾一下咱们本乡的,尽量从本乡户籍的学生里面录取。”

燕长青顿时无语:“你确定要翻个倍?那不是乡里的学生基本都能上了?”

“对啊!”老杨乐呵呵地笑道。“反正你支援盖楼就是想让多点人上高中,干脆让想上的都能上好了。”

“那教育上那边能乐意?”燕长青问道。“将来升学率就没了。”

“要啥升学率啊,拿到手的才是实惠。”老杨混不在意。“再说了,将来这批学生是有可能大部分上不了大学,但是能有多大成就,可说不准啊!”

燕长青瞬间就明白了,可不是嘛,乡里现在办企业开公司的人,就像燕山朋燕士浩这些人,他们现在连高中都不想去,可如果能去的话,当然比破委培生好,反正他们也不差实习机会。

就算他们考不上大学,但是将来什么样,还真不好说,反正现在家里都算是有点资产的……

这样的学生,就算一时之间升学率降低,不说未来出几个名人大人物啥的,就现在,只要让他们上学,县里再有什么事儿,他们家长也会乐意支持支持的。

老杨说完呵呵一笑继续说道:“这次户籍改革,不少外边来办企业的人都想加入咱们乡,都是家里学生在这上学的,咱们可是给他们提供了学习机会……”

燕长青听的无话可说,反正都不傻。

不过也算是好事儿,大学他没上不知道,反正他知道,高中上了肯定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