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失望的升级 出主意(第2/3页)

所以心情很不爽,看着要下雪了的那会儿,他骑着骆驼来桐树林散心来了。

一边看着书,一边自己练习着调整外边的体温,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

他不得不收拾东西,去开会。

……

下雪前都有准备的,知道要下雪,工地需要停工,所以现在开会就是总结工作。

顺便给工人们提前下发一下过年的福利啥的,这些工人虽然是临时工,不过燕总大气,一年到头来,总是会考虑发些钱和东西下去。

等到这些事情都讨论完,财务仝老太太汇报:“刚快下班的时候,给学校那边供货的尾款他们给提前打了过来。”

学校就是祝晓斌的学校。

燕长青愣了一下:“这是有效果了?”

老万接话:“是不是咱们供的酒效果太好了点?”

“我不会弄错,说是一到两个月见效的……”燕长青说着自己不说了。“虽说是一到两个月见效果,不过现在他们应该是感觉到了,所以提前打款了。”

这也正常,潜移默化的东西,虽然单个人可能感觉不明显,不过要是有几批人做对比的话,应该很容易感觉出来。

原本大伙儿都是规定时间跑十公里,现在大家一起训练,结果提高的程度有区别,比较一下自然就知道。

这就是集体的力量,不但参与试验的人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大群指导老师们做着数据统计,有没有效果,根本不需要一到两个月就能知道。

开会的都是自己人,而且都是酒厂靠得住的,所以大伙儿等到燕长青说完,就沉默了片刻。

而后老万说道:“那就等一等,看接下来那边是加大订货量,还是有别的事儿。”

燕长青的想法瞒不住这些人,这次的订单就是试水。

如果后续只有加大订货量,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有问题,那就看什么问题了。

……

等散会之后,其他人都有些忧心忡忡。

对于燕长青这么干,其实老万等一些老成持重的人,都是不大赞同的。

倒不是说因为不爱那啥的,也不是觉得好东西自己独享就行……纯粹是担心小儿持金过闹市,发生什么不太好的事情。

以前他们大部分都是铁饭碗是没错,可是现在这个酒厂,虽说老板是定海神针,主要靠的是老板的技术,但是他们的辛苦和功劳也是一点不少的。

平时燕长青啥事不管,酒厂两万多的工人,可都是他们管的。

而且像老万和老会计等几个人,是从酒厂几十个人的时候就来的。

然后酒厂接下来建设的一砖一瓦,可都是他们看着建起来的,那些工人,也都是他们一个个看着走进来的……

发展到现在,他们对酒厂的感情,比燕老板对酒厂的感情可深得多。

毕竟在现在的燕长青眼里,这就是个练技能的工具。

所以大伙儿现在已经不但是因为这份工作难得,更是因为酒厂是几年来自己工作成就的证明,真怕有了什么意外,老板又一撒手出去溜达,留下自己这帮人……

……

燕长青倒是没这个担心,他练了半夜技能,睡了一小会儿就起床,锻炼了一会儿刀枪剑棍练了会儿乐器,就跑去养鸡场吃饭了。

下雪了,养鸡场的工作就多了点,怕那些鸡有个啥好歹,连爷奶都在这里住。

倒是老妈现在不怎么在这儿了,平时都在村里家里,和一帮人搞古装服饰。

但是她吃饭还是在这的,趁着儿子过来,赶紧请教儿子:“我们现在也做了不少服装了,不过这也卖不出去多少啊?一般就是有照相馆啥的订几套,天天花钱不挣钱咋办?”

说着说着就不耐烦了,看来这个问题让她最近很不爽:“你赶紧给我想个法,要是再这样只投钱不挣钱,我看她们都不咋想干了。”

燕长青倒是能理解她们,也不是差这点钱,他觉得应该是大伙儿找不到‘成就感’。

东西做出来了,除了自己穿着玩,拿出去别人都不喜欢——销量不行在她们看来就是没人喜欢,其实那些服装在照相馆,还是很受欢迎的。

不怕工作琐碎,也不怕工作累,关键就怕没成就感,感觉得不到认可,干着没盼头……

这一点,打过一辈子工的燕长青非常理解。

所以当燕大海在旁边嘀咕:“花钱又不少你们的,又不指望你们挣钱,慢慢做就是了,急个啥……”

燕长青瞬间就开始低头扒饭,很显然,老爸这话,很是有点‘拔虎须’的效果。

果然,李秀妮眼一瞪,也不顾一大家人都在:“你意思是我们就会花钱,比不上你个养鸡场大老板就是了……”

接下来说了多久不知道,反正燕长青这一早上喝了三大碗稀饭,才等到老妈歇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