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唱唱跳跳(第2/4页)

也是乡里人的一点小心思,得了贵人相助,别的帮不上贵人,那就帮贵人宣扬一下好名声,也算证明自己不是啥知恩不图报的人。

仝大富其实现在也算小有名气,毕竟他带的人都有些特殊。

所以没多久,就让他找到了机会,看到了有个举着话筒到处找人问话的人,他立刻就来了精神,带着人有意无意的就凑了过去。

然后,等话筒递过来,都不用别人问,他就开始用练习了好久的普通话,开始大力称赞自己的老板……

……

下边的人有多少心思,燕长青没顾得上去看,也顾不上管。

他现在正敲着大鼓,开始带文艺部的人演奏了。

轰隆隆的鼓声,铮铮的古筝,悠扬的笛子二胡,很快就成了整座大会场唯一的声音。

不管是万里之外赶来的人,还是本地刚出家门口溜达过来的人,一瞬间都很安静下来,听着这位国际大作曲家带领的演奏。

很多人还在往这边赶,不过到了也只能远远的听着音乐,根本凑不到台子跟前了。

冯一贵和方清亮张实林听着曲子,忍不住就闭上了眼。

这三个都是酒厂的合作伙伴,虽说老冯的待遇特殊点,不过他倒挺乐意和方张二人交流,主要是市场大,他们的酒厂虽然生产同一个牌子的酒,可也没啥你死我活的竞争。

互相交流还能有好处,三人自然的就走到了一起。

有过很多社会经历的人,再听音乐,自然能听出很多人生感慨来。

古筝叮咚,二胡悠扬,大鼓一声声震人心脾,气势雄浑的节奏,让人仿佛看到了巍巍青山,滚滚大河……

青山脚下,大河之旁,有人家。

从刀耕火种,到遍野麦田,谷穗飘香……

从曾经食不果腹,到如今吃饱喝足,可以来参加盛会……

一首曲子,却仿佛让人看到了一幅幅画面。

这是民俗节独有的音乐盛会,只有在这里,才能感觉到,真的听到了仙乐飘飘,那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感受,是从任何地方,都听不来的感觉。

老冯摇头晃脑的听着,等一曲结束,才有点惊叹地说道:“虽说听过不少次燕总的音乐,可这现场的感觉,说不出来啥好,就是舒服啊!”

不大爱说话的张实林都点头:“就凭燕总的这名头,我就不担心今年咱们没上春晚广告,销量的问题了。”

方清亮大大咧咧地:“那是,就是燕总太忙了,这产量上不去……”

……

产量上不去是大问题,三人谁也没办法。

他们自己在这一行业干的越久,就越知道自己有个上家的必要性。

白酒行业那么多厂家,他们的酒生产出来就被分销商们拉走,如果说前期靠的还是广告,现在就纯粹靠的是质量了。

人们常开玩笑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这句话本来只是一句调侃,实际上根本没啥道理。

不过现在他们觉得,自己酿出来的酒,好像还真这样。

好日子酒本来在市场上算是中低档酒,可现在依然是中低档的价格,质量却越来越好,一点不比市场上高档酒差了。

燕长青只是为了提高技能,他看到进度就高兴,也懒得做很多细致的调整。

严格来说,随着他制造酒曲的技能在不断进步,三家酒厂酿酒的质量,也是在不断提升的,这一点他不在意,对于喝酒的人来说,可就是惊喜了。

一开始也许感觉不出来,但是喝多几次,再和市场上其他酒相比,这差距就出来了。

有人喝多了回去睡一觉,第二天精神抖擞去工作忙碌,有的人就得捂着脑袋腰酸背疼,搞不好还得歇几天才缓过来。

一次两次没大碍,时间一长,人们都不是傻子,自然就知道了哪个才是真的好。

本来今年大燕庄这边放弃了标王的竞争,方张两人还有些担心销量会不会下降。

现在看一场演出,却莫名的给了他们信心——就算不做广告,只凭燕总的名头,他们也不会立刻沉寂下去,像其他那些不做广告的产品一样,变得默默无名。

老冯笑了笑:“我就说了,销量你们根本不用担心,就算别人去尝试一下其他酒,等他们喝几次,回头还得喝咱们的,放心就是。”

他对燕长青信任的很,既然燕总觉得不打广告没问题,那肯定就没问题。

方张两人点头,正要再说点什么,就看到燕长青换了古筝,还有人把一个话筒摆到他面前,当时到嘴的话就变成了:“燕总这是要唱了?听听再说……”

……

燕长青是不乐意演唱那些已经发行过的歌曲的,感觉没啥意思。

不过下边的人热情挺高,还特别期待喊着最近几首特别火的歌曲,燕长青觉得这算是在家里,唱什么也就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