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平常一天 雕像(第2/4页)

一点点看着别人盖起来的,开酒厂那会儿已经有点小钱了,不至于那么惨。

当然说惨了点也是为了安慰人嘛!

反正李全朗信了:“也是,万事开头难,我得继续努力,等饭店做大,我也雇个饭店经理来给我干,我自己想干啥就干啥去……”

有信心是好事儿,燕长青笑眯眯地又给他出了个主意:“你为啥不下午去买第二天的菜?隔一天也不算不新鲜的吧?”

“我这不是想要最新鲜的吗?”李全朗嘀咕了一句。

燕长青呵呵:“早上有很多小摊位,能买到便宜的吧?”

李老板现在每天都累的很,没心情和老表抬杠。

沉默了一会儿,眼睛一亮:“也是,早上真的太痛苦了,那点便宜真不如我多睡会儿,不然我就该干不下去了!”

……

然后俩人就去逛菜市场了。

燕长青觉得自己不能脱离群众,得经常观察一下周边的变化。

李老板考虑先趁这会儿没忙起来,先看看情况。

桃树乡的菜市场也是杨乡长的举措之一,这东西不费事,划一片空地搭个棚子,砖块水泥垒个台子,就是个菜市场。

也不用多宣传,他只是宣布,在这里卖菜不收费——别忘了燕长青当年带人做生意时,那会儿摆摊收的各种费用,可不只是个摊位费的。

瞬间市场上的摊位就不够用了!

接着是管理人员规定,不许在台子上放个东西就长期霸占摊位,每天晚上市场打扫,第二天来了再占位。

这是很值得挨骂的措施,也不知道出这个主意的人,那些天会不会凌晨惊醒。

反正没多久,就有菜贩主动要求,我出点摊位费,让我占个长期的吧!

那没问题,接着就顺理成章在市场里面收费了。

其实收费也不贵,杨乡长不靠这点钱养市场,更没打算靠这个盈利,主要是交钱的肯定都要登记,便于管理。

这是一件大好事,很多村里的老头老太们都学会挎着篮子来卖菜了,反正在市场门外不收费。

对于镇上的人来说也高兴,一大早过来,都是最新鲜的刚从地里摘出来的——菜叶上带的水也是真的露水,不是洒的水。

关键市场里的菜品明显变多了,南的北的蔬菜蔬菜都开始在菜市场出现,除了菜的种类还不如未来的大型菜市场,其他方面已经都不差。

鸡鸭鱼肉各种蔬菜,每天都有人在卖。

再不用像以前,平时分个‘逢集’‘背集’,不到‘逢集’的时候,街面上空荡荡的,买个菜都难为人。

……

燕长青看了一圈,买了点新鲜水果回去。

别的实在不知道买啥,家里啥都不缺,天天都有人送。

水果其实也不缺,不过运气不好,他被人认出来了,非要塞给他,只能给人扔下钱意思意思。

李全朗酸得很:“我也天天来,都没人送我点啥……”

燕长青感慨:“这大概是名人的烦恼吧!没办法……”

李全朗终于忍不住了,哪怕只剩累死前最后一口气,也要反问他一句:“都是老表,在我这装比,有意思吗?”

“有啊!”燕长青心情不错。“看你羡慕的眼神,这不挺有意思吗?”

淦!

……

李全朗看着燕长青拎着水果,啃着菜市场门口小摊位上买的‘牛舌头’饼上车走人,满眼都是羡慕。

他也想学人家这潇洒劲儿,可惜学不来,刚开的饭店,不时要遇到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儿,根本走不掉。

燕长青不管他的纠结,路过爷奶家把水果放下,到了酒厂停好车,开始干工作前还去河里冲了会儿。

大家见怪不怪,燕老板喜欢玩水是众所周知的事儿,天只要不是特别冷就喜欢下河玩——特别冷的时候没让人知道。

他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制作酒曲,以及指点一下工人们出酒的问题。

然后是处理公务。

以前是处理办公桌上给放的各种文件等,现在他懒得天天看,扔那里想起来看一下就行,有特殊的需要紧急处理的,老万就会直接找他的。

所以工作就是骑着骆驼,到新酒厂工地溜达一圈。

白骆驼是他的标志性骑宠,关键这个够高,坐上面看的远。

老万习惯性的过来,开始介绍工程进度,燕总负责不断点头,说几句不错,好,挺快的,你也辛苦了……

就这么几句话,让老万更加干劲儿十足,更加努力的给他挣钱!

要不说当老板好呢!

而且这种工作不是经常的,天天打鸡血也不行,要隔几天来一次就行。

……

还要去酒库溜达一圈,闻一闻,贴上几个标签。

现在不用让工人直接干了,直接贴上签,让工人们来的时候,按照标签调配就可以,保证味道还是以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