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治疗 视察(第3/3页)

燕长青又想到姑父的粗心大意了:“我姑父没给我说,来的时候我们俩都不知道啥情况。”

老白傻眼了:“哎,我给他打过电话,让他提前准备……嗨,估计他没注意到,不让说的……”

嘀咕了两句,看到上头坐的人寒暄完毕,那个秘书模样的人咳嗽了一声,老白赶紧坐正了身体,也不敢和燕长青说话了。

其实认识燕长青的人挺多的,不过他现在这态度,明显不想出头,也没人过来拆穿他。

这就是名声的好处,毕竟他就干过一些在别人看起来挺‘出格’的事儿,平时又不怎么出门,有事让别人干,突出一个不愿意和人打交道。

再加上去过春晚的光环,现在也确实没人愿意得罪他。

……

制服秘书咳嗽完,看到场面安静下来,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简单介绍了两句,接着说起了正题……

大意就是,这是来自某某君区的主管后勤的师级干部,这次到桐树县来,也并不是只来桐树县,而是要在周围的一些贫困县区,进行一次走访。

目的是因为现在君区搞改革,要在地方上,扶持一些公司企业,为保障君区的后勤工作,共同努力等等。

燕长青心里直嘀咕,这种事有什么好保密的,明明是好事儿。

这年头君区扶持地方企业多正常,鱼水情嘛,多好的事情,搞的市场这边的人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呢!

不够市场这边好像没什么好扶持的,要通过市场给后勤调拨物资吗?

好像也说得通。

不过不如扶持自己的酒厂啊!

回头自己就是特供酒生产企业,大不了咱便宜点,供应后勤上咱打个五折都行,真能行的话,四折也不是不能考虑。

三折的话,赚的太少,对不起自己这二级技能啊!

……

等到来人讲完话,就该市场这边表态了。

陈有亮也挺重视的,自己起身来介绍道:“我们市场现在已经辐射到周边十二个省份,有五吨卡车数百辆,八吨卡车六十余辆,轻卡近百辆,拖拉机数十辆。”

“而且我们还拥有全县唯一一个,经过油田批准的正规加油站,有充足的运输能力,保证货物快捷方便地输送到十二个省份的任何地方……”

燕长青觉得姑父也是能耐了,现在吹牛都不打草稿。

市场早期的五吨卡车根本没那么多,因为一开始大家都还穷,等到钱多点,赶上出了八吨神车八平柴,于是大家都开始买八平柴。

轻卡也没多少,只有像燕有文这种家伙,才买那‘华而不实’的车——大老粗们觉得载重量够大的车才好,看不上轻卡。

至于进口大卡车,不在大老粗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太金贵。

市场里买车的标准相当统一,不统一也不行,司机都是跟着燕二河学的维修,学的就是市场里有的车,不容许那些愣头青们买别的,不然坏到半路没人修。

这年头出门的司机,不但要敢想敢干,有点武力傍身,还得有点基本的维修技术在身,不然大车坏半路上,想哭都找不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