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大燕庄春晚第一人(第2/3页)

“去了去了。”燕长青说着,摆摆手。“都听话,回去准备睡觉去。这路上的东西都踢一边去,弄这么多泥干啥!”

二娃嘿嘿笑着:“我想着等我爸们回来,坑他们呢!哈哈,看他们怎么走……走……爸……”

看着车门打开,下来的身影晃悠悠走到车灯前,二娃当时就傻眼了。

他后边的熊孩子瞬间撒腿就跑:“二娃你要挨打了!”

没一个讲义气的。

不过好在还记得燕长青刚说的,几个大点的熊孩子,还知道一边跑一边把那些造型别致的泥巴块,给踢到路边水沟里,免得待会儿车轮都糊满泥。

燕长青看着二娃也撒腿跑回去,拉了拉想追上去的二娃他爸:“水兴叔,上车,你就别乱晃了,给你送到家你赶紧睡觉去。”

……

实际上到了打麦场就不管了,一群醉鬼都有人接上回家。

这会儿打麦场里几辆拖拉机转圈跑着,声音大的很,偏偏刚才有醉鬼说了燕长青上春晚的事儿,于是又有一群人扯着嗓子,过来各种问。

燕长青也只能扯着嗓子回答几句,然后就跳上车,直奔酒厂。

幸好老妈不在,不然他还走不了。

现在就只剩最后一个能躲的地方了,可以想见,未来几天他都不可能安稳。

……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李秀妮就跑了过来,详细询问一番之后,又风风火火地跑了。

燕长青看着她的背影,总觉得这一幕似曾相似。

不过,算了,不想了。

酒厂堆积了一大堆的事儿,今天晨练取消,干活儿!

打开酒缸,拿着取酒器打了一点酒,舌头尝了尝,然后漱口。

接着再用酒精计测量一下酒精度数,等到数据出来,瞬间就满意了。

默默在心里给自己说了一句:牛笔!

现在他品尝出来的度数,已经和测量出来的大差不差,相信要不了多久,在各种技能的加持下,他就可以彻底抛弃酒精计,完全靠品尝就能确定度数进行酒的调配工作了。

不过今天注定干不了多少活儿,没一会儿,一个老头晃悠了过来。

燕长青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交待几个工人把自己刚说的干完就先去干别的。

然后走到大门口,摘下口罩:“爷你咋过来了?”

爷爷笑了笑:“你这不是有出息了吗?我想着给先人们说一下……”

“我忙起来给忘了。”燕长青赶紧说道。“车上东西都准备好了,走走走。”

出了门,就看到燕兴旺那老头也在,后边还乌拉拉跟了一群人。

……

大燕庄早些年的日子朝不保夕,又是饿荒又是水淹的,很多规矩都丢掉了。

真的只是这片大地上,很普通的一个小村庄,还是有些偏远,土地不够分,曾经很穷困的小村庄。

老人们也说不上来村子有什么历史,早些年困苦的生活,能活下来已经不容易,谁还会记得祖上的荣光。

所以什么祠堂族谱什么的,通通都没有。

甚至祖坟都没几代,还分散在村子周围,零零散散的。

所以现在爷爷觉得子孙后代们有了光宗耀祖的事儿,需要告诉一声先人们,其实和普通的上坟都一样。

没什么仪式,先把贡品摆上,然后开始把黄纸印成纸钱——就是放一张纸币上去,按压几下,要把整张黄纸都过一遍。

接着点燃送给先人们的纸钱,点起鞭炮让他们知道子孙们送钱来了。

只不过今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时间特别长,旁边几个帮忙的,正源源不断的把鞭炮拿出来点上。

反正地里的麦子都收割了。

燕铁生提着个大酒壶,很是有气势的,绕着一个个坟头倒了一大圈,嘴里念念有词:“这都是长青酿的酒,人家都说好的,你们也都尝尝……”

燕长青跟着爷爷,还有老爸,祖孙三代人,跪下来给几个坟头挨着磕头,叫一声长辈的称呼,把需要说的事情说一遍。

这就算完成了!

燕铁生很干脆利索的把贡品都收了起来,还顺手递了个大桃子过来:“长青,给你!”

燕长青也没客气,大家说贡品吃了有福气,还不是早些年都没吃的,贡品也不能真的浪费,现在就形成了这么个规矩,上完坟,水果类的贡品就给小孩子吃,其他的都带回去。

挺好的,据说老祖宗们只是闻闻味道就可以的,这样算起来大家都赚了,贡品都被“吃”了两次。

其他人有关系比较近的,也都凑过来念叨几句,磕个头表示一下。

这是以前没有的,但是现在燕长青无形之中成了村里最有出息的人,所有人都靠他起家,也算是光宗耀祖了,能让村里大部分人都来祭拜一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