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快乐的生活(第2/3页)

不过现在喜欢了,中午回家的时候,锅里炖了一锅冬瓜汤,有肉。

有肉的冬瓜汤和以前吃的没油水的冬瓜,那都不能算同一种食物。

盛上一碗冬瓜汤,再加点小葱花,放点香油,想吃辣椒的话有自制的红彤彤透亮的辣椒油,然后攥一个大馒头,吃起来就是一个香。

祝晓斌每次吃饭都忍不住东张西望。

他没体验过这种农村人连吃个饭都聚一起的生活。

到了吃饭时间,人们都端着碗攥着馒头,或者在端一碗菜,或蹲或站,有的出来顺便咯吱窝里夹个小板凳,也不讲究,找地儿一坐就开吃,还一边吃一边闲扯几句。

周围还有鸡啊狗啊虎视眈眈地,试图能在这里找点吃的,不过通常都会被赶走,因为有些小孩子顾头不顾脚的,不留神就会被比较刁钻的鸡从碗里偷走食物。

燕长青家的猫例外,这两只不知不觉有点变成肥猫的家伙,口味也随着体重变得刁钻了起来,在这里只是为了守着燕长青,才不和鸡啊狗啊那样,还吃别人碗里掉出来的东西。

……

下午的活动是捉蝉。

天气越热,蝉叫的越厉害。

只要有树的地方,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燕长青在酒厂忙碌,祝晓斌也不用他管,和一帮熊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去捉麻吉燎儿,也不用跑远,只要有树的地方就行。

工具有点简陋,好点的是用个塑料袋,铁丝握个圈撑着袋口,用长长的竹竿举着,看到蝉就小心翼翼地把袋口对着蝉罩过去,一旦罩中蝉就会在袋子里横冲直撞的叽叽喳喳乱叫,也有运气好的能从袋口跑出去,不过多数都没那个运气。

更简陋的工具就是一根竹竿。

然后到处找椿树,这个季节里,那些粗壮的椿树上,就会裂开一道道口子,里面会流出一些有点透明的黄色树胶。

熊孩子们就把这些树胶刮下来,裹在竹竿头上,看到蝉就对准了,只要碰上就能沾到它们。

不过这样抓到的蝉不好玩,树胶能粘蝉,也能粘手。

等到燕长青忙活一阵儿出来和大家一起,走一路捉一路,尽快兴高采烈可收获不多,但是也没人在意,到了河里又开始噗通噗通往里跳。

尽管现在生活好了许多,有了电视有了以前玩不到的玩具,但是熊孩子们夏天最快乐的,还是在河里扑腾!

祝晓斌有时候也喜欢看燕长青钓鱼,钓到鱼的快乐也不亚于跳水里扑腾。

不过会有熊孩子们来打扰,像二娃这个家伙就是,扑腾几下子又跑来钓鱼,等一会儿钓不到就着急,开始出歪招儿,觉得蚯蚓不好,去抓个蚂蚱,或者干脆弄个小‘气蛤蟆’挂钩上当鱼饵。

‘气蛤蟆’是一种个头很小的灰色的小蛤蟆,和课本上的青蛙蟾蜍都不一样,只有指头肚儿大小,跳的不远又慢,特别容易捉。

祝晓斌每次看二娃都觉得特别乐,很怀疑这孩子脑子怎么长的,为什么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操作。

最离谱的他见到过二娃不停地把鱼钩甩进河里再提出来,不停地甩,最后居然钓上了一条叫做‘眼药片’的小鱼,是钩住了鱼肚子拉上来的。

叫做眼药片的鱼很小的,扁扁的身体,最大的也不超过一根指头长,像是缩小压扁了的鲫鱼。

这种鱼据说不好吃,吃起来会觉得苦,所以抓到了只是放那里看一会儿,然后就扔掉了。

在河里什么鱼都能钓上来,名字也千奇百怪。

除了常见的鲤鱼草鱼鲶鱼等,还有叫火头火蝎子刀鳅的,有带三根刺扎人特别疼的——这时候黄颡鱼还很少见有人专门养殖来卖的,农村娃们都不认识,反正很讨厌这种能扎手的鱼。

……

祝晓斌除了看钓鱼还捉蚂蚱,有一种大大的细长的绿色蚂蚱,还有闻名天下已久的蝗虫,反正捉到都串成串,回去烤了吃或者油炸了。

对他来说,农村生活特别有意思,一大群熊孩子们,谁也不知道下一秒有哪个人冒出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然后一群人就付诸于行动。

比如喜欢挖坑的二娃,这个暑假最大的成就,就是和铁蛋他们一群人在河岸上,挖了一个能钻进去两个人的地道,还说这就是他的秘密基地,并且准备继续扩建。

所以燕长青当初的担忧真的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不是他阻止的及时,这孩子真有可能把自己房子挖塌了。

可惜二娃的扩建工作并没继续多久,他们挖到了一个水眼,里面开始不断渗水,再挖几下,水就越冒越快。

很快二娃的秘密基地就成了一个小水洼,接着变成一个大水坑。

不过他并没有失望,振振有词地指着自己的‘水基地’表示:“这里比河还高,出来的这不是河水,是泉水,泉水是最好喝的水,不信你们等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