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没本钱的生意(第2/3页)

屋子又低又黑,在门口都能闻到似乎有一股子不太好闻的味道。

里面的人答应了一声,摸索声响起,接着呲地一下亮起了一小团火焰。

火焰移动着,小方桌上一盏油灯亮了起来。

虽然那点光亮根本照不亮屋子,也足够燕长青看到方桌旁边的人。

老杨是个看起来挺老的人,他头发胡子都是花白的,光着膀子露着一身排骨相,穿着看不清颜色的大裤头,正坐在一把没了靠背的椅子上。

听着爷爷和老杨寒暄了几句,就是说不到正事,燕长青自己主动开口:“杨爷爷,我想跟你学拉弦子你看中不?”

老杨明显愣了一下,然后才笑呵呵地说道:“中,咋不中哩!”

他的声音带着点嘶哑,刚笑了两声又开始咳嗽起来,不过还是乐呵的开始找东西:“这也不算个啥手艺,闲着没事拉着玩的,我的本事也不行,也就拉个响儿……”

……

第二天燕长青就开始了自己的学艺(技能)之路。

大概是因为自己要来,杨知礼还特意打扮了一下,乱糟糟的头发看起来整齐不少,胡子也剪了一下,满是皱纹的黝黑面庞精神了许多,还穿了一身干净点的衣服。

屋子明显也是刚打扫过的,洒了水,虽然看起来并不很干净。

燕长青都有点不好意思,自己学艺的动机只是为了吃上肉。

杨知礼的二胡是一把很老旧的二胡,他说,这把二胡马上该扔了,现在的音色都不准。

燕长青不嫌弃,他倒是觉得,这个老师的教学特别对自己的胃口,也不教乐谱啥的,直接就把二胡递了过来,手把手的开始教怎么拉出来第一句。

教的也不是什么古典名曲,是大伙儿都耳熟能详的一条大河波浪宽,也就是《我的祖国》。

燕长青才没心思从基础乐谱之类的学起,他自认没什么文艺细胞,上辈子上学时常羡慕别的同学有会个笛子口琴之类的,而自己,只会在旁边喊牛批!

就算如今已经变得算是上心灵手巧,把二胡变成技能,也用了足足三天。

杨知礼就教了一首曲子:“别的我也不会,拉弦子要的是手熟,你一直拉着一首曲,等以后慢慢就能想拉什么拉什么……”

其实他会的不少,燕长青才不信他就会这一首,因为之前教学的时候,他经常随便一拉就是挺好听的调子。

但是燕长青没多说什么,他最近又和爷爷打听了不少杨知礼的事儿,知道拉二胡也是他曾经的错误之一,被人说什么封建残余,资本主义思想腐蚀之类的,没少吃苦头。

所以现在只教一条大河波浪宽,这个保证不会有人说是错误,谁敢?

虽然只一首曲子,燕长青已经很满足,能在这穷乡僻壤找个老师教已经不错了。

毕竟这不是以后,那时候随便找个辅导班,交上几百块学费,再花几百块买个二胡,就能有个二把刀的老师帮你糊弄娃……

……

通过对二胡的学习,燕长青对自己的小玉盘又多了些理解。

越专注,熟练度提升的就越快,如果能彻底沉浸在技能里面最好。

他没事就回忆上辈子听过的二胡曲子,回想别人拉二胡的姿势动作神态,自己再慢慢琢磨。

为了给自己信心,他甚至把进度条变得足有四五米,这样看着进度更‘喜人’。

事实证明,大概是回忆那些曲子,能提高自己乐感,反正进度条确实是快了不少。

对于自己日常拿杨知礼的二胡练习,他还有点不好意思,特意打听了一下去哪儿能买到二胡,地方是有,但是价格不知道。

没关系,不管价格多少都无所谓,反正现在买不起。

为此家里爸妈还给杨知礼送了些麦子豆类油,时不时还送点青菜过去,算是酬谢。

接下来燕长青就扑到了二胡上。

有进度条在,而且燕长青本来也对二胡挺感兴趣,这种日子过的特别有滋味,就像现在想吃就能吃到的鱼一样。

考虑到如果去卖艺要走不少路,为了防身,他还折腾了个扔石头的技能出来。

一样是不需要成本的技能,去河边捡石头块,随便找个靶子砸过去就行,等技能出来,每天拉了二胡就扔石头,就当活动身体。

家里才不管他折腾着玩什么,熊孩子啊,他只要不到处闯祸不做危险的事儿,你还奢望啥?

在院子里支个木板砸石头根本不算事儿,只要不出去撵鸡逗狗,家里人都得谢天谢地。

有金手指在,石头扔的自然是越来越准,等技能出来,手法更是一日千里,特别是前期,几乎每天都有明显进步。

如果不是考虑到拉二胡能卖艺,有希望赚钱买肉吃,燕长青都打算放弃二胡去专心当个暗器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