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今日朝议之事有三(第2/3页)

“最后,令县中专派书吏,于市肆、城门及人多聚集处,诵读新秦律三月。

凡诸乡里啬夫、里典等,亦诵读新秦律于乡里。

往后每年,都宜择年节聚会之时,行此诵读常用秦律律条之事。”

周邈(袖口竖大拇指):考虑得真周到!

新修秦律一事,前年末就已经开始,今年大朝贺日朝议提出来,无人反对。

就连颁行事宜,都已提出并推演过,确保无误。

新秦律是大部头厚册书籍,如此大量的无偿铺货,当然花销甚巨。

但这是必要花销,不能省。

况且如今的大秦,五谷盈仓,天下安稳,黔首贫户大减。

这点花销,洒洒水啦~

“其一,新设市易部,主与西域城郭诸国、北地匈护、东方诸夷,即大秦周边胡夷互市商贸之事。兼管国中市易之事。”

精盐、瓷器、茶叶,以及棉毛纺织品,合适商品都已经趋于成熟。

并且西域商贸之事,早已部署近两年,此时新设市易部,正式发力与周边胡夷的互市,时机已然成熟。

至于大秦国内,因八方驰道的畅通,各地物产都开始流动起来。

也当有专门衙署主理。

至于与周边胡夷互市的‘关税’,国内市易的‘商税’,当如何确定,又当如何征收?

后续再研讨商议即可。何况都也不是能一次定死的‘祖宗之法’,当因时制宜,随势而变。

“陛下

英明!”照旧是群臣赞同。

“其三,备战百越。万事俱备之时,便是南征百越之日。”

“……”

按理说,南征百越,是徒生兵事,狠一点就是穷兵黩武之举,当初蒙恬北守匈奴都被淳于越喷,现在不更要跳起来喷?

但首先,淳于越他那一波人还在大西北。

其次,南征百越这事也不是秘密了,年前早已开始备战,足有一两个月。

最后,大秦如今富起来、强起来了,南征百越轻轻松松。

而且,方才仙使献礼神药,明显就是为南征湿热环境的百越预备的吧!

不知情的朝臣思绪流转,最终选择闭口不言。

而知情的那些上卿们,则是恨不得早些将‘一年三熟’的沃土,纳入大秦疆域!

于是,最后便是齐声道:“陛下英明!”

不过是已经在备战的,继续备战罢了。

至此,朝议环节结束。

……

之后也是常例环节。

君臣起身移步,乘车离宫郊祭。

郊祭回城,前往选定的在灭东胡一战中牺牲的将士家中,为其亲眷送上过冬寒衣——

新棉花絮的棉袄,新棉布做的中衣中裤,以及羊毛线钩织的毛衣毛裤。

之后回宫,举行大宴。

今年的大宴有所变化。先是撤掉了铺地的草、竹、或毡席,换上两三年前就出现在章台宫的高脚桌椅。

不过,仍是竖向排列,分餐制的一桌一椅形制。

现在仍在朝中有资格出席大宴者,早已都是拥护‘秦学’的官员。

不会去诤谏高脚桌椅的形制,于礼不合。

怎么不合了!秦学新生,一切都是新的,那革新席地而坐,改高脚桌椅又有何不可!

高脚桌椅坐着不要太舒服好吗!

得赐大宴的朝臣、侯爵、六国诸侯及东夷藩国,还有西域城郭诸国使者,都欢天喜地入座。

接着酒水菜肴络绎上桌……

菜肴的原材料里,有西域城郭诸国使者们不曾见过的玉米,见过但格外香甜饱满的稻米、麦、豆、秫。

以及部分见过,但从不知道

还可以这么吃的蚕豆、核桃、芝麻、芫荽、胡椒和小茴香!

“吸溜吸溜!”

“吧唧吧唧!”

这也太好吃了叭!

不止西域使者,新近归顺的东夷藩国和匈奴和东胡部落首领们,也是吃得唏哩呼噜!

早知道大秦人吃得这么好,他们就早些归附了!

大秦朝臣和侯爵们——徐福等人除外,虽然也不曾吃过如此美味的大宴,主要是有些新物种调料量少,只够供今日大宴。

但作为主人家的矜持,让他们大快朵颐时,到底还记得矜持。

没因为吃相太豪放,而丢脸丢到胡夷面前。

周邈在最靠近始皇陛下的位置上,吃着丰盛美味的大宴——虽不及六英宫小厨房的,但意义非凡。

心内小人宽面条泪直流:哇哇!相比初来大秦,顶多吃个原汁原味的清淡佳肴,现在这种丰富的味道也太棒了!

搭配着他能炫两碗米饭!

西域使者、匈奴及东胡诸部及东夷藩国众:他们能炫五碗!

这仙米饭也香甜好吃了!光吃仙米饭的话,他们能炫十碗!

并且抽空注意到细腻精美的青白瓷器餐具,心中暗道:这么美味的菜肴米饭,就得精美瓷器盛装啊……

就是不知道仙米、仙麦能不能也买上几车回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