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第2/3页)

周邈又真诚祝愿:“愿你此去万事顺遂,建功立勋。”

“承仙使吉言。”

燕收下了一匣子二十粒七彩琉璃宝珠,声音如常。

然而垂下的眼睑,遮住眼底的潮湿热意。

之后方岩与霞也是一番叮嘱、祝福,不舍告别。

第二日,辞别即将西行的燕,周邈一行向东。

继续赶路,继续举行大典,给役夫们发下当月工餐口粮。

在路途中,周邈经过了驻扎在草原上,组织建设第二个工坊——毛纺织工坊的吕娥姁。

二十出头的吕娥姁眉眼舒展,神采飞扬,犹如旷野上自由自在奔驰的骏马。

#这样的吕姐姐看着真好啊!#

虽然证明刘季确有所长,但吕姐姐果然还是独美时最美了!

周邈看着笑出一口大白牙的吕娥姁,“娥姁,你晒黑了。”

吕娥姁眼含促狭:“哈哈哈!不怕,养养就回来了!仙使先前不也晒得黢黑?”

周邈:……这真是黑历史了。

周邈还遇见了仍旧率领精骑的章邯,在长城沿线草原上游走,驱赶防范匈奴劫掠长城役夫。

更有蒙恬辖下大军,疏密有致地驻守在长城沿线要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胡一战光鲜战绩之外,还有蒙恬和章邯御守匈奴,至今已有零星近十个南方匈奴部落,选择归附大秦。

合计近万人,在归附大秦后

整体南迁,在河西走廊东北方——后世巴丹吉林沙漠一带的广阔草原上游牧。

届时长城合拢,南迁的匈奴部落牧民,不必几年,就也是大秦人了。

举行第四场大典到代郡,周邈也见到了驻守此地的李左车。

此时的李左车已经接到咸阳增赐食邑的旨令。

他与章邯一样,虽无列侯之名,但已有列侯之实。

始皇帝陛下如此不吝封赐,李左车心情一如当初的张良,复杂唏嘘。

不过也有不同,李左车没有怀念的故国,一腔忠诚直接尽数付予大秦!

相见寒暄之间,周邈与李左车沟通消息:

“……遵陛下旨令,抚恤堂已经扩张增员,多出了十来个官吏。这样就能够更细致地负责此次阵亡将士的抚恤一事了。”

“只等东胡赔偿的牛羊一到,就会如数分发给阵亡将士的亲眷。”

周邈脚踏旧地,想着就在这片土地上,新近才埋葬了两万大秦将士。不免心绪难言。

“这个消息可以扩散开去,也能让军中同袍共同监督,以杜绝侵吞截留之事。”

李左车郑重应下:“事涉生死,理当令全军知悉。”

事涉阵亡抚恤,自当全军知悉。

一则是为了共同监督。

今日帮助阵亡同袍亲眷如数领取抚恤,来日他们阵亡,再有抚恤恩赏,也好有同袍行今日之事。帮人就是帮己。

二则,鼓舞士气。有这抚恤先例在,来日有战,将士们也能悍不畏死。

……

第二轮大典结束。

周邈重新回归咸阳。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又到了动物jiao……又到了播种的季节!

今年将全面推广仙麦、仙豆、仙秫高产粮——仙稻已经推广完毕。

从籍田令到治粟内史左丞的萧何,下发耕种令到郡县后,又学习御史大夫冯劫,挑选治粟内史衙门的官吏,召集农家弟子,组成‘农业专家团’。

乘车骑马走驰道,自咸阳出武关南下。

根据农时先后,由南向北,亲自巡视、稽查和指导各郡县的仙粮种植之事。

周邈(袖口竖大拇

指.jpg):萧丞相果然勤政负责!

周邈心生敬佩。

周邈选择躺平。

正所谓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春困真是太烦人了!

犯春困的仙使,这一犯就是整个春天。

春天过去,进入孟夏四月。

他又开始夏打盹。

一个盹儿,就又是三个月。

日子进入秋天。

“秋天啊,秋乏的季节……”

结束孟秋七月赐福大典的周邈,回到咸阳休息两日。

乏劲儿涌上来。

“知道你秋乏,但先别乏。”

在公务之余,整年都还在修新律的李斯,暂时打断了秋乏的周邈。

并将人请到章台宫。

知情者老熟人们,朝议散后,已经等候着了。

“下个月,也就是仲秋八月初的最后一轮大典,且刚一结束,就要沿驰道前往诸郡,将对应的积攒的工餐口粮卸下。”

“然后九月上旬,万里长城的任务,也就结束了。”

周邈感叹:“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啊!”

“一转眼,一年就又要过去了。”

大秦君臣:。

只有你这么觉得。

他们公务饱和,每一天都很充实。

不至于度日如年,但一年也是一年的长度。

“……”李斯已经学会忽略,选择直入主题:“今日主要有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