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月氏无了,匈奴废了,东胡觉得他行了?(第2/4页)

蒙恬深谙仙使心思,也道:“仙使,多日不见,也愈发高大。”

“哈哈哈!”仙使很满意,笑哈哈的。

今日在这滚滚大河边偶遇,一如先前每月一轮赐福大典见面时,先轻松调侃寒暄一番。

寒暄过,又问过对方近况都好,才交流起信息来。

周邈:“你既已渡过黄河,陈兵在此,想来已收到陛下旨令?”

蒙恬给与肯定回答:“确实已经收到陛下旨令,令臣防备、驱逐匈奴,以保长城修建期间的安稳。”

“再等大半月,粮草军械筹备完毕,臣便往北进入草原,拉开防线。”

十万大军北推,不是朝夕即可出发的,还得待后方军备跟上。

“稳扎稳打,相信自己!你可是‘却匈奴七百余里’的蒙大将军!”

周邈一朝身高增长,乐于拍人肩膀。

又拍拍蒙恬肩膀。

对于仙使偶尔就蹦出一句预言谶语,英布、韩信和项籍等人,已经见惯不怪。

此时预言入耳,眼睛都没圆睁半点。

韩信还冷不丁地开口:“仙使岂不是看轻了蒙大将军?”

蒙恬含笑:哈果然小郎君的称呼,戳中兵仙崽了。

周邈懵然,“啊?”

韩信:“蒙大将军领十万大兵守上郡时,零散匈奴尚在德水以南肆虐,如今上郡全境,及至更北的云中郡、九原郡,匈奴残兵也都已得

以肃清。”

“今又渡过德水,陈军北岸,以待进兵草原。”

周邈仍旧疑惑:“对啊,这不是大秦对匈奴的局势转换吗?”

韩信再次提示:“换算一番,自上郡治所,至此处,已有多远了?”

上郡治所肤施县,大约在后世延安附近。此处是九原郡治所九原县,后世包头附近,换算一下距离……

是不是有五百来公里,即是一千余里了?

不管怎么着,也超过‘七百余里’了!

蒙大将军‘却匈奴’早已不止七百余里,历史成绩已经达标。

周邈:……尴尬。

“虚指,虚指而已。”周邈意图狡辩。

但想起要给兵仙崽树立榜样,便改口:“我绝无看轻蒙大将军之意,是失误失误。”

“祝蒙大将军却匈奴数千里!”

小几千,大几千,都是数千,空间很大!

韩信看着尴尬局促急忙找补的仙使,一时无言。

蒙恬:哈哈,误伤了吧!

韩信本来是要阴阳怪气他,结果却为难了仙使。

兵仙崽于兵一道,确实天资超群,但用仙使的话说:情商堪忧。

年方十三,却已与周邈一般高的项籍,则是东看西看,不懂现场尴尬氛围。

方岩和霞恭敬肃立。

“多谢仙使美言。”最终还是蒙恬接话,并顺滑地转移话题:“匈奴固然似蝇虫般惹人厌烦,东胡却如豺狗,需要提防。”

周邈:“毕竟是‘月氏强而东胡盛’嘛。”

月氏无了,匈奴废了,此消彼长,于是草原上就成了东胡独大之势。

“东胡有往西侵染之意。”蒙恬也接着道,“东胡原在辽东以北,后往西至勃海湾以北的渔阳郡北境一带。”

“近日,已有小股胡人南犯代郡、雁门郡北境的消息传来。”

周邈的足迹路径,已在大秦疆土画满了圈,对大秦郡县分布,早已熟稔于心。

闻言惊讶道:“雁门郡再往西,不就是云中郡!东胡难道还想染指大秦的关中六郡不成?”

“月氏无了,匈奴废了,东胡觉得他行了?”

周邈不理解

,也没受震撼。

仔细回想,东胡不过是冒顿单于剧目里的小反派而已,如今也想当回主角了?

蒙恬虽也不觉得东胡能对大秦造成威胁,但是:“仙使之后东行,夜间歇宿、日间用饭,一应需要停下、离开神兽的时候,都需小心。”

“以防万一,遭东胡掳掠了去。”

“明白。这次不像上回还带了三千精骑,即便落入月氏、乌孙王庭,也能有反戈一击之力。”

周邈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还听劝。

英布作为此次护卫仙使出行的唯一将领,更是谨记在心。

若不离钢铁神兽,即便是东胡大军围困,找准时机,也能全速脱困遁去。

但若在神兽之外,仙使被捉去,仅靠他与项籍和二十名武士,就颇有风险了。

……

告别蒙恬,周邈一行重新‘上车’,沿着阴山山脉往东而去。

擦着云中郡北境,进入雁门郡。

然后果真开始见到东胡人的踪迹。

零散小股的东胡兵马,南下劫掠大秦边境处的村落。

大秦黔首两千万,分布在疆土上,可谓地广人稀。

边境就更加杳无人烟了。

蒙恬才驱逐九原郡和云中郡肆虐的匈奴兵马,边境已是千里无人烟,几乎唯余蒙恬的十万大军了。

而往东的雁门郡北境,也大差不差,少有村落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