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退什么退!大秦现在正缺人手,谁也别想躲懒!(第2/3页)

说完又迷糊了,但为人子,他是希望阿父长命百岁的。

“……”王翦看着一脸迷茫的儿子,一度想要起身,抽出悬挂墙壁的宝剑,严厉教子、抽上一顿!

“罢了罢了,与你个蠢人说不通,滚出去!”

王贲磨磨蹭蹭:“那阿父,你会好起来的吧?”

“会。”王翦不愿再多说一个字。

王贲这才放心出去。

王翦感受着脚头暖烘烘的水囊,周身上下铺盖的棉被,长叹一声。

他这热病并非自个儿故意患上,也并非任性,不愿好生休养,他只是一如往常般养病。

不曾如仙使所言,那般额外重视而已。

否则蓄意求死,叫那位陛下得知,恐会心生不愉。

他只是听天由命,若是挺不过这个寒冬,去便也去了。

那样王贲和王离,便能以居家守丧为由,暂避风光。

大秦逢此大变之际,当有新生俊杰涌现,如章邯、张良及科举廷士之众,他们老朽的功勋,该当退位让贤。

不得不说,王翦思虑确实周全,何况王贲为人忠厚有余、聪敏不足。

王离较其父稍强,但有博浪沙刺秦时的失误在,即使陛下现在不介意,难保哪日不会兴起念头:若无仙使以身相护,朕早便遭王离害死。

趁着如今王贲又得兴建盐场之功,王离又建收服、镇守月氏及乌孙之功,急流勇退,也博陛下一份好感。

来日,王家当能安享富贵尊荣。

王翦看得通透——

天下已定,武将功勋最好的归宿,便是安享荣华富贵。

“唉……”但现在仙使横插一脚,又得了陛下表态允准,他这病真是不能痊愈,也必须痊愈了。

王翦:他们王家人此时该退位让贤了。

周邈:退什么退!大秦现在正缺人手,谁也别想躲懒!

嬴政:仙使所言甚是。

……

“陛下陛下!”

周邈从王家返回,直奔章台宫而来。

大秦君臣(心生期待):这熟悉的语气。

正如殿中嬴政,与留待议事的王绾和李斯两位丞相,及侍奉帝侧的蒙毅几人所料。

“……所以,这火炕岂不是一样好物!”周邈述说完毕,下结论道。

嬴政颔首:“确是一样好物。”

王绾接话补充:“不必多耗费一份薪柴,没有多加负担,却能烧火取暖。实是利好大秦千万黔首的好物啊!”

迄今为止,因仙使征召役夫共计二十六万有余,惠及二十六万余户黔首。

发放御寒冬季工装棉袄二十万件,然而莫说棉袄,便是加上所有住宿补贴的布匹、工餐粮食,散于数十个郡、数百个县,也同样是杯水车薪。

甚至仙缎、仙粮的市易价格,从头到尾,都没有太大浮动,依旧是争相抢购。

对于大秦普通黔首而言,冬日严寒依旧难熬。

“黔首缺衣,冬日尤其难熬,即使整日蜷在床榻上,也冷得很。”

世道时代都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位尊如右丞相王绾,也深知民间疾苦。

“若黔首家中,能有一条火炕,至少冬日蜷缩在炕上时,能得一时温热。尤其是冬日新生的婴孩,也能多一份存活下来的希望。”

周邈闻言,心生愧疚:“我怎么没早些想起来呢……”

若早些想到,大秦黔首就能早些睡上火炕,也能多活下来几个婴孩。

仙使这泛滥的仁善爱心啊。

李斯:“待仙使绘出火炕图纸、写下盘炕诀窍,便可印刷发下各郡县。令郡县官衙的匠人和隶臣妾给驿站、官舍等处,盘出火炕。”

“同时令匠人与隶臣妾组队,下到乡里之间,无偿教授

有意盘炕者,或供给饭食帮助盘炕。”

转移愧疚的办法,就是立即行动起来。

“自然,推广火炕一事,只宜在江水以北、冬日寒冷之地。

不过江水以南郡县,也可分发下图纸,有意愿者可自行盘炕。”

嬴政当即允准:“左丞相议是。依言施行于各郡县。”

周邈心思被成功转移,跟着道:“那‘抚恤堂’里,我也赶快让人盘上炕,再把堂中名册上的军属家户,也去帮忙盘上。”

抚恤堂现已收住了七个幼童、三个老人,都是之前伤亡五百精骑的亲人。

不至于挨饿受冻,但早盘炕早享受,住得舒适些总是好的。

火炕图纸当日写绘,印刷坊连夜雕版印刷。

印刷已毕,附上一纸旨令,关东中原之地,驰道畅通,短则一两日、长则三五日,便已下发至各郡县。

‘异地为官’之策施行后,郡县新班子基本已组建到任。

这第一道咸阳旨令——推广火炕,相当于是第一块试刀石,郡县官员无不重视非常。

旨令到日,绝无拖延,当即便安排下去。

之后更是不乏亲力盯工者。

国家机器的高效,在公元前的大秦帝国,竟已初见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