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陛下陛下!我回来了回来了!(第3/4页)

“去吧去吧,多为陛下分忧,我这里用不着你。”

周邈让人拎走蒙毅带来的,新鲜现做的肉干、肉脯、点心果子等小食。

还有给他新做的几身衣裳。

章邯和英布二人,则把新补充的五百精骑分一分,编入队伍,重新凑满了二千和一千、共计三千精骑。

#用完就扔真是无情#

说归说,可蒙毅看清天生肤皮白皙的仙使,出门在外月余,竟然已经黑了许多,手脸都粗糙干皮了。

“仙使在外,辛苦了。”

蒙毅说得郑重认真,周邈都不好意思了!

“嗐!小事小事!我现在骑马赶路已经很熟练,也不会磨得腿疼、累得腰疼了。”

那想来是大腿内侧磨起茧子,腰肌也已经磨砺得习惯了。

“仙使受累了。”蒙毅作为陛下近臣宠臣,自诩舌灿莲花,此时竟然词穷,只是干巴巴道。

周邈因为黑了一个度,一笑就笑出一口格外灿烂的大白牙:

“嗐!都是为了大秦的强盛而努力,你们夙兴夜寐甚至通宵达旦,我在外赶路奔走,也是应该的嘛!”

没有谁做多谁做少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秦的强盛!

“对了!”周邈压抑着沾沾自喜,拍拍自己的腹部,试图不那么骄傲地道:

“骑马在外赶路月余,我长出了腹肌!四块,整整四块!”

蒙毅大概意会了仙使的意思,为他轻易的自喜骄傲而会心一笑。

又目测了一下身高,“嗯,仙使眼见着也长高了许多。”

“对吧对吧!”这也是周邈他的另一项个人收获了!

出咸阳时他可能身高一米六二,现在四舍五入可能一米六五了!

——四舍五入得稍微狠了些,一米六·四。

他果然是正长身体的年纪,未来身高可期!

与蒙毅闲聊一会儿,终究还是要告别北上。

临到最后,周邈询问队伍中最小的韩信:“信崽,我们此去北上,可能要到冬十一月才回来,北方更冷,你要跟着去吗?

还是跟着蒙府令回去,在咸阳等着我们回来?”

韩信才十一岁,又没有十二岁的项籍那般高大壮实。

多方衡量,韩信理智地作出决定:“跟着蒙府令回去,我在咸阳等你们。”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非明智之举。

何况,匈奴和东胡的游牧草原范围广阔,不比月氏在狭长的河西走廊,乌孙在西域东部盆地一带,加上又自觉地引‘狼’入室——引大秦仙使和精骑直达王庭。

到时冰天雪地之间,不可能一举歼灭匈奴和东胡。

既然可以预见,之后都将会是枯燥的赶路,不如先回咸阳。

也好向王老将军请教交流,这一路积攒的疑惑与感悟。

“哈哈!仙使,我还跟着你一起北上!”项籍昂首挺胸,笑得骄傲。

韩信:“……”且等你发现全是枯燥的赶路那日,看你还笑得出来。

于是韩信跟着蒙毅回去咸阳,周邈等人整装,继续北行。

……

一如韩信所料,任务的整个后半程,点亮北方道的全程,都是枯燥的赶路。

从咸阳北郊,大抵按历史上秦直道的路径,结合矿藏地图,穿过狭长的上郡后进入九原郡,渡过德水(黄河)抵达九原县

——即后世包头附近,再继续往北,直到阴山南面山脚。

不是不想将驰道修进北极圈,把广阔的草原都和以北平原都纳入大秦版图。

#论开疆拓土的雄心,一个始皇帝一个仙使,都恨不得把整个地球都插上玄鸟黑旗!#

但现实所限,就像修进西域的驰道,只到楼兰国境,北上的驰道在商议之后,也决定只修到阴山南——计划中还未动工的秦长城之下。

至于更北的地方,大秦可以开关市易,大秦精骑亦能北上驰骋草原,以羁縻政策影响草原。

但把驰道修入草原深处,建制郡县,直接管控草原,便是力所不能及了。

而且走到阴山脚下后,系统界面的任务进度条已经超过百分之七十了!

再执意往北,就顾不上东北至辽东、东夷(朝鲜)半岛的驰道了。

于是周邈一行在阴山南,折东而行。

沿着阴山山脉以南,至燕山以北,秦长城的大致走向,一路穿过辽东半岛北部,继续往东,及至渡过马訾水(鸭绿江)。

又往东南,沿海湾南下,至后世平壤西北,方才折返。

而折返时,任务进度条已经过了百分之九十五!

仅剩下可怜兮兮百分之五的里程数。

对于走得太远这一点,周邈理直气壮:怎么了怎么了!只是沿着秦长城以内,取直走了一趟而已!

既然自古以来都是大秦疆土,那把驰道修到东夷半岛又怎么了!

当然,私心是有的,尽管驰道没有贯通整个半岛,但也已南下伸入了小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