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这场合,根本冷静不了一点!(第2/4页)

即便令儒生随从,也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但现在不令随从,亦更是一件小事。

“太祝议是,依言而行。”

“唯。”

叔孙通不由心中暗叹:蠢货们啊,随从封禅的大好机遇,被你们自己作没了!

果然,聪明的三百儒生都被他选出带入咸阳了,剩下的不就唯有些歪瓜裂枣了?

不是儒生愚蠢狂妄,是聪明谦逊的,都已经上交国家了!

如此一想,文通君叔孙通心中念头瞬间就通达了。

驻扎泰山脚下的第二日,叔孙通在奔忙筹备封禅事宜。

嬴政则在召见济北郡和博阳县的郡县两衙官吏,周邈照样随从左右。

济北郡治所位于南边的博阳县,而泰山和梁父山,就在博阳县内。

郡县两衙官员第二日一早,在日出之前的平旦时分,就赶至泰山脚下,只等嬴政召见。

恭谨姿态,足以得见。

且还主动拉上了一车县试全部答卷,以及县试四科四榜名单,以备始皇帝陛下审阅。

济北郡毗邻薛郡,博阳县又临近薛郡,鲁县科举窜科舞弊大案的诏告,在所有郡县中最早到达博阳县,被两衙官员翻阅。

杀鸡儆猴的威力十成十!

“通武侯在燕齐之地营建盐场,诸位可曾见过?”

始皇陛下和隗状等人在浏览答卷时,周邈就与两衙官吏闲聊。

他给王贲圈画的盐场选址,济北郡境内就有两三处,都是后世有名的如海兴、盐山境内的盐场。

“回仙使

!”仙使问话,两衙官员皆是正坐以待,此时郡守代表回答:

“通武侯性诚,臣与其一见如故,结为好友。月前,臣方才与通武侯见过一面。”

哦!王贲在外面新交的好朋友啊。

周邈不由地就生出些信任好感,“他的盐场建得如何了?”

虽然每月王贲都会驿传公文回咸阳,禀报盐场进度,但这不是近一个月没得到信了吗?

“回仙使,估摸算来,通武侯率十万刑徒,已在勃海凹陷的内侧海岸,渔阳、广阳及巨鹿三郡的临海边,共建三个海盐场。加上济北郡两个,共有五个盐场。”

这些都是周邈已经知道的消息。

“上次见面,通武侯给臣赠送一斗海盐,入口尚有细微苦涩之意。通武侯决意回去改善,如今想来应当已学会仙使的炼盐神通,得到咸鲜纯正的精盐了。”

“已经到这个进度了啊!”周邈欣喜道。

冬天时勘探、选址、设计,春天解冻后,就开始营建五个盐场。

夏季时,大力晒制海盐。当时还有公文寄回,汇报了晒盐法的省事、高产。

等到现在秋季,才有空来提炼精盐。

见仙使温和开朗,郡守也逐渐放开:“或许再过些时日,陛下和仙使就能收到通武侯寄来的精盐了。”

‘炼盐神通’面世之后,比海盐更快地先运用到蜀地的井盐上。

如今咸阳君臣公卿都不再缺精盐吃了,不过王贲的海盐精盐又有非凡意义。

“那可太令人期待了。”

周邈和郡县官吏闲谈之间,大秦君臣们已经审阅完县试答卷。

虽济北郡原也属齐地,却地势偏北,与燕赵接壤,孔孟儒学辐射已经减弱。

首届科举的四科情况还算均衡,未有进士科独大的局面出现。甚至因为明字科最简单,而应试人数最多。

——这也正是大秦君臣乐于见到的。

至于榜单排名,孰前孰后虽偶有差异,也能算作是考官兼阅卷官的正常个人偏好。

总体上,济北郡博阳县的县试算是公平公正的。

两衙官吏的觐见始皇帝之行,无惊无险地通过了。

“好久不见通武侯,

也不知他变成什么样子了。”在两衙官吏退下后,周邈随口感叹一句。

大概真的是背后不说人,说人人到。

当天下午,夕食之前,王贲拍马赶到!

“拜见陛下!仙使好久不见!”

嚯!

大半年不见,周邈再见王贲,惊得后退一步!

“通武侯,你变得好黑了啊!”

黢黑黢黑的,黑炭一样!

王贲:……委屈.jpg

“臣常日奔走在盐场,难免晒得黑了。”

“没事没事!黑点无妨,总算比扶苏看着更像武将了!”

虽然还是没扶苏那么高壮,但在黑这一点上,绝对胜过扶苏!

(远在咸阳的扶苏:哈秋!)

王贲:……

怼得王贲哑口无言后,周邈总算热情报喜:“陛下明天就要登封泰山,后天则降禅梁父山,你正赶得巧了!”

“可以去找太祝叔孙通,叫他把你也安排进去。”

王贲也是喜形于色:“那是赶得巧了!”

蒙恬、冯劫同样在外,就没赶上随从陛下封禅,却叫他好运赶上了!

嬴政:“去罢。过后父子可团聚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