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可把韩信和项籍收作仙使座下童子(第2/5页)

李斯心中猛地一惊:陛下此举,意在稽核少府账目!

周邈也猛地心中一惊:这不就是清穿网文和影视剧里,经典的‘内务府查账’剧情吗!

李斯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周邈凭借丰富的‘见识’,都察觉到了嬴政此举的含义。

但初回职场的张苍,一时还毫无所觉,兴高采烈地:“唯!臣领命!”

李斯转念一想,也就明白过来:正因张苍初归咸阳,与任何人都无纠葛,性情又莽直,更易做到不徇私枉法、不同流合污。

而张苍身份却与众不同,论名是荀子门生,论势是廷尉师弟,再论更有皇帝亲命,仙使赏识。

李斯不担心了,周邈却是同情起张苍来,反腐审计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不说别的,想想那么多的简牍账簿,还是用……

“叮!”

智慧的灯泡亮起!

……

嬴政和李斯陡然见到周邈露出那种熟悉的表情,不禁心生期待。

果不其然,周邈看向上首的始皇陛下:“陛下陛下!”

李斯:熟悉的迭声称呼。

嬴政:“何事?”

周邈双眼晶亮:“方才陛下命张苍核计账簿一事,令我顿生灵感!如今账簿计数以秦篆文字书写,太过不便了。”

“为何我们不能用一种新的,专门用来计数的符号来表示数字呢!反正刚好在统一文字,那顺

便统一数字也不费事啊!”

因为有张苍这个非知情者在场,周邈说得含混,只说顿生灵感。

但嬴政和李斯都明白,是后世更简便的数字符号。

嬴政递话:“关于计数的数字符号,仙使可有头绪?”

“那必须有!”周邈向蒙毅招招手,“蒙府令,纸笔来。”

蒙毅拿来纸笔,嬴政也从上首走下来,张苍更是积极地围到仙使身边来。

周邈就地坐在一张案几后面。

铺陈纸张,毛笔蘸墨,边写边道:

“首先,我们用0代表零,用1、2、3……分别代表一、二、三……也即是对应秦篆大写的壹、贰、叁……”

其实到这里,周邈所写的新数字符号,优势有,但没有绝对优势。

但周邈接着往下写:“然后是10、20、30……分别对应十、廿、卅……”

“相应地,11、12、13为十一、十二、十三,其余数同理。21、22、23为廿一、廿二、廿三,其余亦同理。”

“再就是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及至兆……”

在场其余四人,三人属于大秦帝国最聪明的那一批,另一人则是天才数学家。

因此都是周邈一说就懂,也能看出所书数字的简便。

其实前面还不明显,但等写到万、十万之上时,都是神情激动、双眼放光。

数字符号和数字文字的对应关系,周邈举例说明白了。

又拿开还剩半篇空白的纸,另铺上一张新纸。

殿中四人见此,又是屏气凝神,心生期待。

“现在有九九乘法口诀对吧。”周邈记得现代出土的里耶秦简中,就有九九乘法表。

张苍抢话:“对!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

“停。我知道你会背,我也会。”他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会背了。

周邈说了乘法口诀,却先写了加减运算:“最基本的数学.运算分四种:加、减、乘、除对吧?”

石器时代就有了加减法,乘除法在春秋战国时《周髀算经》中就已有所记载。

无人反对,周邈继续说:“在计算时,当然可以用算筹

,但其实列等式和竖式,会更加简单。”

“就像一加一为二,可以写成1+1=2,后面同理……”

“二减一为一,可以写成2-1=1,后面同理……”

“这很简单吧,两三位数的加减其实不难。但如果万、十万、百万以上,心算就难起来了,但用数字列等式就方便多了……”

周邈列了一个七位数的加法等式,表达的比数字文字更简洁,但心算也还是难。

而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样大数字的加减运算,并不少见。

然后周邈就用新的数字符号,列出了一个竖式,并以此为例讲解运算法则:

“加减法运算中,涉及进退位,我借计算这个竖式来举例说明……”

周邈量完加减法,又接着举例讲乘除法:“乘除法同理,可先列等式,然后用竖式计算,我来举个例子……”

等到周邈讲完加减乘除的竖式计算,在场四人无一不呼吸急促!

张苍是源于对数学的天资和喜爱,眼下得仙使传授数学符号和运算法则,而纯粹的喜悦兴奋!

其余三人,则是想到新的数字符号及等式和竖式运算,在朝廷公务和加强集权统治中,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

“用新的数字符号,来代替数字文字,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会方便很多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