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雏鸟离巢,终有一别(第4/4页)

而方岩指挥马钱子等人,很快搭出一张小几,摆出小食——肉脯、蒸饼、饼饵、山楂甜浆和橘子。

蒸饼和饼饵都是热乎乎的,因此蒸饼暄软香甜,饼饵汤汁

丰富。

虽然看着样数不多,但在行路途中能吃上一口热饭,已经殊为不易。

周邈吃着饭,见到在后面侍候的两名新增隶妾,想起还不知道她们名字,于是问道:

“你们两个新来,我还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呢。”

两名隶妾闻言,赶紧上前来。

两名隶妾能选到仙使身边侍奉,首先身份便似方岩等人一般,是绝对可信的。

其次为了仙使形象,就像方岩等人长得无一歪瓜裂枣,这两名隶妾长相也颇周正。

再者,本就是为路途中或要与妇人打交道而选的,两名隶妾也不是天哑。

两人近前来后,便依次答道:“禀仙使,妾名霞。”

隶臣妾大都无姓无氏,甚至就像马钱子等八人一样连名都没有。

周邈也不惊讶,点点头,并记下了长相:“霞,赤云气也。是个好名字。”

霞她们早就受过方岩的训话指导,此时便笑着谢道:“谢仙使夸赞。”

周邈又看向另一名隶妾,不必开口问,对方便道:“禀仙使,妾名厌。”

“燕,白颈鸟也。燕燕于飞,燕也是个好名字。”

周邈知道时下的人取名,大都是源自眼前所见之物。

出生时正好天边飞着晚霞,抬眼看见,便给女儿取名霞。

出生后,走出房门正好看见檐下燕子飞来,于是取下名字:燕。

自然而然地,周邈认为第二名隶妾的名字叫燕。

“谢仙使。”认下赐名,自此她就叫燕了。

认识完新加入的两名隶妾,周邈又把目光看向替他驾车的车郎。

没错,正是上次咸阳跑图时,与蒙恬一道,驾车的那位车郎。

人员安排时,只提了王离、章邯、英布、扶苏和方岩等人,但并不意味着就只有他们几人随行。

像是扶苏还带了十来个吏从,王离和章邯也都各自带了裨将和吏从,如此才能确保及时处理事务。

整个队伍庞大的很!

“嘿!”周邈向车郎打招呼,“之前竟一直忘问你姓名了,这次一道出行,理当认识一番才对。”

车郎报上姓名:“某杨樛。”

“你就是……”周邈勉强不算生硬地转个弯,“叫杨樛吗?哪个樛字?”

“孪生之树、绞缠之藤的樛。”

“原来是这个樛字。”周邈点头表示明白了,并开启社交模式:“路途遥遥,之后请多指教。”

爵位五大夫的杨樛连道不敢:“仙使客气,之后路途颠簸,还请仙使多见谅。”

“无事,道路不平,怪不着你。”

于是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快速熟悉起来。

至于周邈咽下去了半句话,补充完整就是:你就是那个五大夫杨樛啊!

杨樛倒不是什么历史名人。

只是因为在始皇帝二十八年时,随从始皇陛下东巡,有幸在随从人员末位,被太史公记下了一笔。

周邈也只是听见熟悉的名字,突然一惊而已。

但现在出门在外,没有始皇陛下撑腰,他已经学会嘴上把门了!

#离开始皇陛下的第一天:开始成长#

……

之后的数天,也都在赶路中。

日出启程,日中暂歇,黄昏落脚。

如果正好遇到驿传,周邈便在传舍里休息。

若天黑时在荒野,便就地扎营,周邈则在车中过夜。

至于其余人,或在车中、或在帐篷中休憩,更多是彻夜轮班值守。

出门在外,安全为重,各自职责所在,周邈也不会说所有人都一起休息的话。

队伍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在几个向导同时引路下,走大路就坐车。

穿小径就骑马或步行,车呢就拆成部件扛着,马呢就牵上。

在颠簸、枯燥、疲累地行进数日后,队伍到了一个周邈很熟悉地名的地方——阳武县。

阳武博浪沙,张良雇大力士以铁锤击中副车,刺杀始皇帝未遂的地方。

队伍进入阳武县时,周邈心中感叹道:阳武县啊,张良人都在咸阳了,这个县名还能驰名天下吗?

只是提起阳武这个地名,周邈总觉得除了张良外,还有其他什么人,提起他也还会想到阳武。

可就是没什么头绪。

周邈向来不纠结,想不起来就干脆抛开!

……

仙使周邈队伍出行,并非易服隐踪的微服私访。

如此大的队伍,想隐踪也不可能。

早在周邈出咸阳的头一天,诏令就已经下达沿途郡县。

若仙使队伍入城或经过,须听令行事,或给予方便,或补给所需。

而与仙使出巡的诏令同时下达的,还有另一道奇怪的诏令:

令沿途各郡县,征召素来德行良好的黔首为役夫,先行具名以待应役,一户限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