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如给陛下凑够三个新年惊喜吧!(第3/4页)

周邈:他有没有神通,你们不知道吗?

但是,“如果真要说,那这也算是神通了。”

嗯,炼盐、劁猪、点豆腐都被叫作神通了,打铁花又怎么不算神通呢?

李斯看着前所未见的绚烂焰火,在夜色中更显绚目多彩。

好奇道:“具体是如何打的?”

周邈此时是自豪的,闻言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表演打铁花的十二个隶臣手中,平端一根宽约三至五寸、长约两尺的大头木板。在木板前端绑个陶勺,勺里盛放一撮锯末,锯末压成鸟窝状。”

“在旁边熔炉的伙伴,往锯末上倾倒一小勺通红的铁水后,锯末便立即燃烧;

打铁花的隶臣平端木板,快速跑出几步,把木板上铁水和燃烧的木屑扬抛出去;

又飞速用木板猛烈击打空中下落的铁水和燃烧着的木屑,将它们打散在空中。”

“如此,就能盛开成一片火树银花了!”

打铁花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虽然惊险,但科技含量不高,北宋能行,秦朝当然也能行。

“虽然时间紧,但有蒙内史帮忙,也找到了胆大愿意学的十几个隶臣。先穿着湿衣服防止烫伤和衣服着火,私下秘密练习了四五日,掌握技艺后再光着膀子练习两日。

就有了今晚那些隶臣光着膀子,现在呈现出的效果。”

根据击打力度、方向,以及风向,使每一簇火树银花,都是独一无二的、多姿多彩的。

“甚至还能耍花活。”

周邈正说着,高台上的铁花就已经由单纯地绽放,变换了形态。

先是一个个旋转的圆圈,再又变成蜿蜒的游龙。

“哇!”

此时从章台街另一端,传来观看焰火的咸阳黔首们,阵阵高呼喝彩。

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秦人眼中,这种焰火无疑是好看的,甚至近乎神迹了!

李斯目不转睛看着焰火,口中道:“那些隶臣当然愿意学。”

“且不说是仙使差遣,只说学会后,他们这辈子及至子子孙孙,都不会缺一口饱饭吃了。”

即使不刻意宣扬打铁花神通,是授自仙使。

这样灿烂夺目、神秘绚丽的焰火表演,只要在夜晚演上一场,就不用愁没人找上他们表演了。

周邈没觉得有多了不得,“人家愿意学习,又刻苦训练,不因铁水溅到烫伤而退却。短短七日就练出这样的手艺,能够赚碗饭吃,都是他们应得的。”

一息停顿,李斯才道:“时也命也,他们有此造化,又抓住了,也确实是他们应得的。”

又安静地看了一会儿打铁花,这一场为时一刻钟的火树银花不夜天表演,才算是结束了。

周邈还罢,其余人都还意犹未尽。

但花样已经表演完毕,之后也只是重复罢了。

打铁花表演结束,高台上、台下及章台街一带,很快亮起火把,将这一片天地照亮如白昼。

另一头的咸阳黔首们兴奋未散,热闹讨论的声音传过来。

嬴政转头,第二次对周邈说道:“这个新年惊喜,朕也很喜欢,谢谢。”

#始皇陛下说很喜欢新年惊喜又给他说谢谢啊啊啊!#

并不会因为第二次说谢谢,激动就少上半分。

周邈激动之下,想起他还有个任务奖励没翻牌。

此时正是天时地利人和啊!

“陛下陛下!”

大秦君臣:这熟悉的开场白……

“正好今天是岁首三天欢庆的最后一天,趁此时机,不如我干脆给陛下凑足三个惊喜吧!”

闻言,大秦君臣纷纷看过来。

嬴政不问是何惊喜,只道:“善。”

得到同意,周邈全不拖沓,小跑步就往高台方向跑去。

打铁花表演已经结束,熔炉等也收拢起来。

仙使此时过来,圈围的卫兵也立即放行。

周邈一路小跑步上高台,大喘几口粗气,便出现在还未散去的咸阳黔首眼中。

“仙使啊啊啊!”

“仙使啊!”

“仙使千岁、千岁、千千岁!”

张良身处数万咸阳百姓之中,耳边是震耳欲聋的高呼,狂热又赤诚。

刚才的焰火他看了,绚丽夺目,如梦似幻,确实精彩至极。

但他已经看出了门道,那就是铁汁四洒时迸发的火花。

当焰火最盛时,将高台附近照得亮如白昼,也足以令他看清,那里有十几个赤着上半身的表演者,这也验证了他的猜想。

——只是不止张良,咸阳黔首虽未尽数看出了门道,但也大概知道那不是仙踪显像。

因此他们虽然惊呼阵阵,却没有似此时一般齐声呼喊仙使。

而恰逢此时——

“叮铃铃咚咚锵!”

“砰!”

不同以往一声空灵的‘叮’铃仙音,一阵只听便喜庆欢乐的仙音响起。

而后随着‘砰!’的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