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盐田法的晒盐神通!(第2/3页)

性仁善的扶苏亦明白劁猪之技对天下黔首的意义,心中更加敬重仙使。

“仙使功德深厚,天下黔首必会感恩于心。”

“功德深不深厚的,我是不在乎啦。”周邈说得一派天真又赤忱:“我只想大秦帝国别二世而亡,能传承延绵多个几百年。”

扶苏一怔,神情黯淡下来。

是他们的错,才在两千多年后还让后人替大秦惋惜。

劁猪神通‘传授’完毕,周邈又说起石磨,“对了,我有一好物进献陛下,那就是石磨……”

同样的,周邈又把和方岩有关石磨的话,大概转述一遍。

“……再过六七日,豆芽应该就生好了,到时我让方岩给陛下也进献一些尝尝鲜。”

“再等打好一架石磨,就让他们磨细麦子粉做馒头、包子和面条,还磨豆子煮豆浆,做腐竹、豆腐、豆干!”

“丰富餐桌指日可待!到时候我也让方岩都进献给陛下一份。”

周邈怀着美好憧憬,用纸笔画下石磨,同时畅想饭菜丰富起来的时候,吸溜~

被人惦念分享好物,感觉总是好的。

嬴政:“善。朕亦等着饭桌丰富之日。”

……

“劁猪神通重要,石磨也重要,但我要说的另一门神通,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大杀器。

听到这三字,嬴政坐

直腰背,半身微倾向前。

目前为止,周邈称作大杀器的有马鞍马镫马蹄铁,造纸术印刷术和科举制,无一不是精绝重器。

现在又有一物,周邈称之为大杀器?

嬴政的身体动作,已把他的期待尽数体现了。

对座的扶苏也不由屏气。

在仙使口中读作大杀器的,实则写作国之重器。当然是多多益善!

“五味之中,以咸为首。”

“盐,国之大宝也。”

周邈两句话,点出盐的地位。

嬴政和扶苏立即明白了,仙使话中的大杀器,是有关于盐的。

周邈在崇拜的始皇陛下面前,就像一只孔雀,总是在展示他的华丽羽毛。

且容易激动,一激动就上头,一上头就顾头不顾腚,言行蠢兮兮。

最突出表现就是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一秃噜都叭叭出来才算完。

就像现在,周邈不带停顿地,接着就开始叭叭:

“盐的至关重要,首先因为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需补充,长期不吃盐会使人浑身乏力,无法耕种和作战。”

“而且,盐腌可保存肉蔬食物。有了盐,黔首得以储存食物,渡过少食的寒冬,也能有备无患。商贾则可以贩卖牟利,互通有无。”

“另外,黔首的温饱可通过耕种自给自足,唯独盐需要外部供应,因此天下对盐的需求是长久存在的。”

在场两人,一个封建始皇帝的嬴政,一个嬴政长子、隐形的大秦太子。

他们可能比周邈还更加深知盐的重要。

周邈接着就说:“而对一个国家来说,盐是立国之本、富强之基。”

“盐多则国家富强,吴国煮东海之水为盐以致富,国用饶足。齐国以渔盐之利而兴国,‘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而我大秦,亦有商鞅变法,盐业专卖,富国强兵。后在李冰入蜀时,‘穿广都盐井诸陂池’,是谓开凿盐井,蜀地自此富饶。”

“齐国大兴盐业,贸易往来,天下人都向齐国交税!以盐为后盾,于是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我大秦,亦有盐业专卖,助力富国强兵,为统一大

业出一臂之力!”

“彩!”扶苏拊掌喝彩,“盐,国之重宝也!”

不仅为周邈煽动人心的言辞,更为周邈接下来的重头戏。

不得不说,扶苏是一个好听众。

有人捧场,周邈说起来时更加神采飞扬:

“但是无论煮卤为盐的井盐,还是熬波为盐的海盐,效率都太低了!”

摇着一根食指,啧啧地摇头晃脑。

像过年在长辈面前,展示拿手才艺的e人小孩儿。

“而且需要砍伐薪柴、烧火熬煮,很不环保!人力和物力成本都太高,太落后了!”

扶苏不由屏息:仙使说煮盐的制盐之法落后,就意味着有更先进的办法。

煮海为盐,就已造就一个富强齐国,若是大秦能得授更先进的制盐之法,岂不更加富裕强大!

“我欲传授陛下的第二门神通,便是盐田法的晒盐神通!”

“圈围海水,太阳暴晒,水分蒸发,结晶成盐。”周邈只大概记得。

不过知道了关键点,始皇陛下下旨让匠人多试试也就试出来了。

“到这一步,出来的只是粗盐,像现在的盐一样又苦又涩。”

想到粥汤菜里面如影随形的苦涩味,周邈语气不由坚定两分:

“接下来就是提纯,依次加入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再过滤去除杂质得到滤液,加入稀盐酸溶液,蒸发结晶,就能得到较为纯净的精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