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十年沧海,人有不同(第2/3页)

“也差不多吧。”

顾担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笑道。

“走,先上俺家歇会儿,你要是想找人,怕是不好找咯。”

老丈颇为自来熟的说道。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顾担自无不可。

“别拽文别拽文,好好说话,你说这话俺也没读过书,听不懂。”

老丈连连摆手。

“哈哈。”

顾担大笑,“麻烦您了。”

与熟悉的人相处久了,大概就是所谓的往来无白丁,竟然不知不觉也沾染了一些习惯。

跟着老丈的脚步,来到一处看上去还算颇为殷实的家中,只听老丈大着嗓门吼道:“老婆子,来客了,整点白面条吃吃!”

“诶。”

屋里走出了妇人,看了顾担一眼,也没多问,简简单单一个字,“中。”

老丈随手将铁锨往屋檐下一放,走到院子里的一处水缸里,打开盖子,从里面拿出了个水镇的西瓜。

“哎,这太客气了。”

顾担也被这种热情所打动,连忙说道。

“你跟俺客气啥?既然来找俺村,说不定咱两家几十年前还是同辈嘞。”

老丈用刀将西瓜切开,又找出两个小马扎,“来吃。”

见状顾担也不再客气,从他手中接过红彤彤的瓜瓤,一口下去汁水四溢,香甜中带着丝丝凉意,在夏日中让人浑身舒泰。

在田间忙碌了半天,满身汗水的老汉更是三两口便是一块瓜下肚,随意的用手抹去嘴边残存的西瓜水,感慨道:“这日子就是不一样咯,几十年前哪吃过这好玩意儿!”

“哦?这东西从何而来啊?”

顾担也有些好奇的问道。

“商队弄哩,从国外弄哩。”

老丈当然也记不清楚,但提起商队,立刻大发感慨:“这年头日子好过了,一个个都不想干农活,整天想跟着跑商哩人多里很。你别说,还真弄来点好东西,这西瓜都是从外面弄来哩,还有其他乱七八糟哩东西,就是忒贵,舍不里买。这玩意儿便宜还好吃,自家也能种,是好东西!”

这天下当然不止是一个夏朝,更不止有大祈、大雍、大青、大越等国。

事实上这片天下到底有多大,至今还没有人给出一个准数来。

但对于这些绝大多数可能连自己出生的家园一辈子都走不出几次的人而言,那些存在一律都是远在天边的事情,连名字都不用去记,只要不是自己国家的,一律通称外国或国外。

而伴随着夏朝的富裕,当然也不止是和四国通商,更有魄力的人已经开始向着更远处的国度奔行而去,带来自家没有的东西。

一个国度的强盛,势必是方方面面的,窥一斑即隐约可见。

夏朝与大月之间,大有不同,绝非改个名字,换个皇室而已。

“生活变好了?”

顾担问道。

“好了不少!”

老丈连连点头,盯着顾担的脸看了看,说道:“瞅你这样,年龄也不算多大吧?俺马上都五十了!几十年前的时候,哪想过能过这种日子?”

说着,便是一脸唏嘘。

而顾担神色也有些莫名的打量着老人的脸颊。

将至五十的年龄……却已是满身老态,皱纹横生,所幸身体还算有些康健,尚能下地劳作。

而顾担的真实年龄,早已超过了五十岁,比面前的‘老丈’,还要更“老”一些。

“恁赶上了好时候啊!”

老丈拍着腿,吐沫星子横飞,“俺那个时候连一顿像样的饭都吃不着,别说是饭了,野菜都刨了干净,树皮都扒光了!哪里跟现在上,三天还能吃顿白面,一个月还能尝尝肉是啥味儿!”

分明是在说并不美好的回忆,老丈的脸上却满是庆幸和骄傲,似是在说着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对于凡尘之中的变化,顾担的感悟可能不大。

因为他本身已经脱离了那个层次。

或者说他很幸运,从始至终都没有吃过太多的苦头。

但只要到民间走一走,总会看到的。

与之前待在小院中,哪怕不出去都有各种人祸闯入眼帘不同,凡尘中的生活,的的确确在变好。

哪怕这种变好对曾经见识过真正繁华人间而言的顾担来说还远远不够,可对于这些已经习惯了苦难与灾殃的寻常百姓来说,眼前的世道,已是求之不得。

“那您幸福么?”

顾担问出了一个相当经典的问题。

“幸福?能有吃有喝就幸福。”

老丈倒也爽快,“后娃子,你还没说你过来找谁嘞。也就是你遇到了俺,这平安镇啊,当初十里八村的人都有,还有从其他地方迁过来哩,问别人可不好使。”

“我想找一个老妇人,当然她应该已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