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无尽的折磨(第4/5页)

在用斯卡拉什同下游的部族换取了一些本地作物的种子之后,卡尔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水利规划的工作之中。

他要在奈瑞玛桀城的周围,开辟出一片可以持续耕作的土地,并且制定恕瑞玛的灌溉工程标准才行!

与此同时,恕瑞玛部族在经过了内部讨论之后,一致决定释放法师之神的所有奴隶,并将其中愿意加入恕瑞玛部族的人纳入到部族之中——也许在别的部族眼里,接受奴隶成为族人是一件很丢人、很不能接受的事情,但对于出身自死亡之海沙漠、由被遗弃者组建而成的恕瑞玛部族来说,接纳落魄的外来者几乎已经算是一种传统了。

通过这种手段,恕瑞玛部族的人口获得了大幅度增长,在赶走了不愿意留下的奴隶(其实没有几个)之后,人口膨胀到了五千人。

人口翻倍对绝大部分的部族来说,都是非常致命的,因为这很容易造成内部的动荡。

可是恕瑞玛显然不在这“大部分”的范围内——在死亡之海靠着捡被遗弃者发展的恕瑞玛部族此时有着无比惊人的包容性和接纳能力。

再加上作为绝对领袖的瑟塔卡和卡尔亚有着绝对的威望、部族的规模也比较小,对于恕瑞玛部族来说,人口翻倍就是力量翻倍。

在此期间,古恕瑞玛语的主体开始逐渐形成。

规划了灌溉标准之后,卡尔亚用附近河畔生长的植物纤维,制造出了原始的纸张,束毛为笔,第一次将恕瑞玛的语言落实为了有清晰意义的文字。

当时的古恕瑞玛语词汇量并不多,而且语态也非常原始,但为了完成这个工程,卡尔亚还是带着人干了整整三年。

每一个字的确认,卡尔亚都需要询问上百人的意见——文字不能生搬硬套,不符合恕瑞玛人的思维习惯的话,没人会使用一种别扭的文字。

所以,初代的古恕瑞玛语在很多方面都颇有些象形文字的意味,哪怕卡尔亚为了便于记载,对复杂的图案做了改编,使之更加简单、更加便于书写,但大体上说,这一代古恕瑞玛语还是力求大部分的“字根”能让人一眼就看懂其中的意义。

……

除了规范语言和文字之外,卡尔亚还需要进行农业实验,为恕瑞玛人的种植和灌溉提供农业支持。

卡尔亚对于农业其实知道的并不多,实际的种植经验更是少得可怜,甚至下游很多别的部族之人都比他了解怎么种植当地流行的野麦。

但没吃过猪肉总归见过猪走,在如此原始的农业条件下,卡尔亚的很多非常简单的想法,都能给农业带来跨越式的进步。

垄作。

轮作。

堆肥。

由于威望足够,恕瑞玛人愿意按照卡尔亚的要求尝试,所以卡尔亚能搜肠刮肚地将自己想到的一切方式都搬到奈瑞玛桀,将其拿出来试试看。

这些方法之中有的很成功,比如垄作。

有的则是彻底失败,比如堆肥——生活在这里的家畜粪便就算发酵,也依旧会烧坏作物,堆了也不行。

还有的则是看起来有效果、但并不完全有,比如轮作。

稳妥起见,第一年的时候,恕瑞玛部族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按照别的部族那么种的,卡尔亚只是划出了少数的土地拿来试试看,第二年才开始尝试效果不错的改良手段。

而等到第三年,在河边沃土丰收的恕瑞玛人垒起了数十个十呎高的粮仓,里面装满了虽然味道还不是很好、但吃了绝对管饱的野麦,并开始准备起了大规模饲养斯卡拉什和骆驼。

至此,恕瑞玛部族真正地在奈瑞玛桀站稳了脚跟。

以当时恕瑞玛人的角度来看,他们此时已经过上了几乎完美的日子。

对于这些曾经生活在死亡之海的可怜人来说,如今在恕瑞玛河畔耕作的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更多值得奢求的了。

以他们贫瘠的想象力,他们对于未来已经没有了更多的期待,非说的话,也只有原始的繁衍欲望了。

至此,恕瑞玛诞生了部族成立以来的第一场婴儿潮。

只有瑟塔卡是个例外。

虽然她比谁都勤奋,但她的肚子却没有一点动静。

看着一个又一个熟悉的族人有了自己的孩子,瑟塔卡终于急了——可惜,有些事情,着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瑟塔卡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各种姿态,甚至让卡尔亚一度终日昏昏、无法工作,但这并不妨碍她始终无法诞下子嗣。

而对于这一点,卡尔亚却隐隐有所预料——他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

可是,当他和瑟塔卡说要去收养一个孩子的时候,瑟塔卡却坚决地拒绝了他。

“如果那样算是自己的孩子,那整个部族都是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