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孩童不该想的事(第2/5页)

皇帝一来,满桌的菜还没吃,就连着桌子一起被搬了下去。

太监抬来一张更长的雕龙画凤的餐桌,重新上菜。

杨广每日都要沿岸上贡珍稀食材。

这些食物不一定都要到杨广面前,但杨广会派人去清点。若是进贡的食材很珍贵很丰盛,官吏就可能升官;如果杨广不满意,那么官吏的帽子就不保了。

在用膳的时候,御膳房会拿着每日进贡的食材现做一百道“创意菜”,一一呈现给杨广。

杨广看中了就吃一筷子,看不中就端下去,特别喜欢也顶多只吃两筷子。

一百道菜流水般的从杨广面前端过。

杨广先吃,萧皇后其次,李世民和李玄霸非常荣幸地紧随其后。

李玄霸只吃了一半就饱了,李世民坚持到了最后。

杨广见李世民食量这么大,夸赞道:“以你的食量,将来肯定能给朕当冠军侯!”

李世民揉了揉肚子,道:“谢表叔夸奖。”

杨广对李玄霸道:“李三郎,你可要多吃些。”

李玄霸苦笑:“侄儿努力。”

杨广也吃撑了,带着李世民和李玄霸在甲板上散步,观看两岸秀丽景色。

岸边,民夫仍旧在努力地拉动着纤绳。

李玄霸看向河边的纤夫。

他没有在河边长大。虽然从书本中读过“纤夫”这个职业,听说过在黄河三门峡和长江三峡水流最湍急的地方,若船只想要越过峡口逆流而上,就需要纤夫在两侧岸上拉船。但脑海里对其并没有画面。

跟着隋炀帝坐了一次龙舟,李玄霸才第一次见到现实中的纤夫。

人工运河水面很平静,水流速度不快。无论顺流还是逆流,都能靠着划桨和风帆让船只动起来。只有在遇到强逆风的时候,才需要纤夫在两岸拉船。

但龙舟太大太沉了,若要让这样大的船动起来,全程都需要纤夫拉动纤绳。

“阿玄,这龙舟不像是龙舟,倒是像一辆大大的马车。只是拉车的不是牛马,而是人。”李世民私下悄悄对李玄霸道。

李玄霸正思索着二哥那过分恰当的比喻,二哥的惊呼打断了他的思索。

“表叔!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一整只烤牛都埋起来?”李世民惊讶地指向岸边,“这是在祭祀神灵吗?”

杨广远眺壮丽河山的视线随着李世民的手指,落在了近处的两岸边。

他皱眉看向身边宦官。

宦官低着头为皇帝解惑道:“官员和百姓仰慕陛下,每日进贡食物太多,过了夜就不新鲜,便就近掩埋了。”

杨广斥责道:“胡闹!”

李世民使劲点头。

对啊对啊,真是胡闹。好端端的食物怎么能埋了?唐国公府每日的饭菜也吃不完,都分给了仆人。若遇上府中设宴,食物过多,仆人也吃不完,娘亲就会挑些完好的送往佛寺,让佛寺代为救济穷人,其余的喂给牲畜。

窦夫人经常教育李世民和李玄霸,哪怕唐国公府极富贵,也不可过于铺张浪费,否则必定损害自家福气。

宦官立刻跪下道:“陛下息怒,是底下人懒惰了,居然污了陛下的眼睛。”

杨广愤怒地踹了宦官一脚。

宦官非常熟练地在杨广踹他的时候顺势往后一滚,既卸了力道,又装出很痛的模样,在地上翻滚了几圈后,再继续磕头告饶。

杨广唤来太常少卿裴蕴,只指着岸边食物掩埋地,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裴蕴立刻道:“臣立刻下令,让他们远离岸边十里再掩埋,以免玷污两岸好景。偷懒之人,臣定重罚!”

杨广冷哼道:“不要这点事还要朕命令你。”

裴蕴忙告罪。

杨广又骂了裴蕴几句,才让裴蕴去处理岸上的事。

见了这等肮脏事,杨广大好的心情蒙上了阴霾。

李世民茫然地看着皇帝发怒,小小的脑袋瓜子有些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本准备开口询问,被李玄霸用心声提醒“闭嘴等着,赶紧装傻”,便没有开口。

杨广发完怒后,看着两个孩子害怕的模样,身为长辈的理智上线,将怒气压下,道:“一些渎职之人扰了兴致。二郎三郎别怕,朕已经处理了。”

李世民更加迷糊。皇帝表叔所做的事,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李玄霸一言不发,只继续装作被皇帝怒气吓到的模样,怯生生地点头。

心情被打扰,杨广没了继续带孩子赏景的兴致。

他让人把李世民和李玄霸带给萧皇后,自己回到了为首的龙舟上,继续就此事大发雷霆。

李世民和李玄霸借口困了,回到自己的小房间。

李世民抱着软乎乎的抱枕,终于把憋在心底的疑惑说了出来:“表叔生气的地方好奇怪啊。”

李玄霸趴在房里窗口上,继续看着窗外。

李世民把李玄霸往旁边挤了挤,也趴着看向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