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道心破碎(第2/2页)

某个瞬间,他听到声音。

“让靳贵来一下。”

和他站在一起的尤公公似乎也要睡着,立马惊晃一下,“是。”

接着便是边上的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官员,恭恭敬敬的出现。

吕恩听皇帝问,“充遂,朕记得去年河南归德府上了个奏疏报灾,朕下令给归德府的几个县免了钱粮的,是不是?”

“确有此事,陛下一共免了三县的钱粮。”

“那个归德府的知府名字叫什么来着?”

靳贵也一惊,“喔,对了,便是此次出了事的保定知府路士誉。”

“恩。”朱厚照有些皱眉头,“本来朕还没想到。但彭泽的这一封奏疏跟朕说起归德救灾之事正好提醒了朕。”

内阁这次的票拟还是救灾。

但朱厚照觉得情况可能会有些复杂,“充遂,你草拟一道旨意,给河南巡抚彭泽,要他仔细注意归德府之事,话说的直白些,灾民数量不减,不会只是一个知府的问题,上下官员都要梳理一遍。另外,去把去年奏疏的原话找出来抄一遍附在后面。告诫他,此事重要,再拖下去解决不了,要拿他是问!”

“是!”

靳贵领旨立马去了,像这样的急递内容会有些多,朱厚照自己写的话时间会很久,所以他会让靳贵代写,这不叫偷懒,叫提高效率,靳贵写完以后给他看。

看完以后他觉得,恩,这就是我的意思。那他就会在上面简单的朱批两句,告诉该员这也是皇帝朱批,赶紧他娘的做。

以这种方式,皇帝理政的效率可以提高许多。

其实这就是另一种票拟,本身内阁也就是在奏疏上贴上自己拟的意见供皇帝参考,现在朱厚照只是把那种需要长篇大论的单独拿出来而已。

这些对话吕恩在旁想不听都难。

之后皇帝也找了几次侍从,内容涉及百姓民生、涉及边防马政、涉及钱粮税赋,也涉及风土人情。

而皇帝基本都是嘱咐各地官员要奉公守法,爱护百姓,并且皇帝很聪明,能从很多奏疏之中找到一些官员不小心留下的漏洞。

就这样,一个多时辰眨眼而过,皇帝开始伸起懒腰,并扭了扭身子,

“尤址,收拾下,就寝。”

“是!”

这个时候,天子终于走到他的面前,正眼看了他。

“陛下,微臣吕恩今日奉诏入宫,不知陛下有何事要吩咐臣?”

皇帝露出玩味的表情,“朕吩咐你什么,你就会做什么吗?”

“臣听不懂皇上的意思。臣是大明之臣、皇上之臣,当然是听从皇上吩咐行事。”

“什么都听?”

吕恩心中没底,但还是只能点头,“什么都听。”

就在他略微紧张的等待接下来是什么时,忽然又听到天子说,“今晚先出宫去吧,明日午时入宫,要是误了时辰,朕就让你吃牢饭!”

吕恩彻底糊涂了,这究竟是要干什么?

他这一天站得小腿都酸了,结果什么事都没捞着,就听了几句很莫名其妙的话。这不是折腾他么?

其实朱厚照对他还是不错的,让尤址去送他出宫。

一路到宫门口,吕恩始终没放弃,“尤公公,陛下究竟是何意?”

尤址也不搭理他,“记得明日准时入宫,咱家会命人去接你的。”

吕恩气得想骂娘,等到了宫外他直接露出道心破碎的一面,“就没人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