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听闻有银子?(第2/3页)

“哈哈。”

屋子里的人全都轻笑出声。

这事不管怎么样还是会觉得大快人心。

“劳烦顾少府,”景旸拱手说:“此事是陛下亲自吩咐,这些银子也不寻常。靳侍从交代,望顾少府最好能有个账本,把这些银子的去处记清楚。”

这个提醒的很到位。

靳贵的风格,事无巨细,用心认真,皇帝用这么久还不愿意放手,便是因为这点了。

也许这些银子皇帝再也不会问了,但万一问起来呢?靳贵有这些账本,他马上就说得出来。

事事交代下去都是这样,那有什么理由不用他?

顾佐没做多想,也很配合,“景侍从不必担心,我会交代下去。”

“多谢顾少府,其他的话,便也没什么了。”

正事谈完,他们又开始说些别的,

“听闻一共是三十万两?另外的十万两拨去了书院?”

“不错。”

“这个陈泰,没曾想是这样的人。”汪献摇头,“我一直还以为他清正廉洁呢。这样的话……估计那四府三州的知府知县都要受其牵连。”

有一少监插话,“何止啊,此事牵涉原来礼部林尚书的次子,我听说费子充都因此被皇上申斥。”

“费子充一般不会如此糊涂。此案涉及民情,而皇上又最为看重此节,其他一些小事还能求情,这类大事怎可能还踌躇难决?”

……

周铮也在和顾人仪说同样的话。

顾人仪原本是费宏从四川带出来的,他还是了解了一点的。

当初他进京路上,一定要向皇帝禀报北直隶各县百姓生活的惨状,最开始的时候费宏就不太同意。

理由当然还是那一套,官场之上,不够圆润是不好的。

顾人仪叹气,“子充公为人正直,为官勤勉,便是有的时候总有顾忌。”

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正直而略微软弱。

周铮笑说:“这才是大部分人。有几个是如你顾义山一样,当起官来跟不要命似的?也就是碰着当今天子是圣明贤君,否则你那仕途还不是得布满荆棘?”

顾人仪被‘揭了底’也只能笑笑,他们原本是好友。怪脾气对怪脾气,要不是他周铮也不会获得良乡知县的位置,后面一连串的遭遇就更不提了。

“对了义山,你今日怎么想起到少府来了?难不成陛下明确了你的新职?咱们以后又可以同室而处了?”

“是可以同室而处,不过不是在这里。”顾人仪先卖了个关子。

正说着,顾佐走了进来,那边的事就是收钱嘛,简单,所以倒也没耽搁太久,“义山,藏书园的张池和我讲,你近来是日日造访他那里,怎么今日不去了?”

顾人仪瞥了一眼周铮,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是问顾少府要人来了。”

“喔?”

“要谁?”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周铮周郎中?”

“是。”

周铮心想,坐到现在半个字都不吐露,这是故意让他惊讶的,迎着顾佐疑惑的眼神,他也只能摊手,“顾府,他还没说,此事下官也不知。”

“还是在下来说吧。陛下已经有了旨意,命我选派数名青年官员出海为使,一是宣扬国威,二是探访海外各国民情,三是代表朝廷为各路商队正名。我头一个便想到了周铮。”

顾佐一听脑袋瓜子就嗡嗡疼,“出海为使?那么周郎中这一去不是得一两年?”

“不止,”顾人仪说得很平静,“海上风高浪急,分布于岛屿上的诸国又多蛮夷,说不准……还回不来。”

顾佐肃然起敬,他没想到面前的人竟然是存了丢失性命的决心。

但是吧……

“义山你也真会想,京城规划司的司正宋衡刚刚被调走,我本来还在苦恼无人可用,这倒好,你还要要一个人。”

“若是实在不方便……”

“喔,不。”顾人仪立马摆手,“既然是陛下下旨让你挑人,你还是带走。我这里,再想办法吧。”

话是这么说,但他也还是一脸麻烦样。

周铮才发懵,几句话的功夫他就得跟着去海上飘荡。

“怎么忽然要出海为使?陛下这是要仿郑和旧事?”

顾人仪也说不准,“陛下用意一向高远,此次也必是如此,等我挑好了人便入宫陛见,想必陛下会交代的。”

他们在这里聊着,外边儿忽然传来一声兴奋的高呼。

接着就有人冲进来向顾佐告歉。

“怎么回事?”

“是,是张园正来了。”

那个高呼的人就是张池,一路奔过来,嘴角都笑到了耳朵根子了,略微还有些得意忘形的说:“听闻有十万银子入账,属下是从藏书园一路飞奔而来!顾少府,属下唐突了,主要是正好缺一笔银子翻新一部分书籍,这还真是瞌睡了给送枕头,陛下这贪官抓得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