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东宫的一天(第2/2页)

边上刘瑾听王鏊提及这个名字,不由眉头一皱。

“李广?”

朱厚照想说是不是飞将军李广,但动动脑子也知道王鏊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到一个两汉时期的人物。

“是,臣指内官监太监李广。”

在明朝,不是所有阉人都叫太监,只有一个衙门的头才叫太监。像李广,他就是内官监长官。

内官监主要负责修建营造事务,和朝廷决策中心不沾边,有点类似于外庭的工部。

此外,由于内官尤其是司礼监宦官不能外派(出宫),宦官想去外地公干,则“必借列内官监衔”。

而皇帝派人出宫,自然是首选信任的。所以内官监的地位一度仅次于司礼监、御马监。

李广是内官监长官,名义上出了宫的太监都要从他这里过一遍,因为这一点,李广和许多实权太监都有不俗的关系,在宫内,可以说位高权重。

朱厚照不了解这些,但他看到刘瑾的神色变化,这个老狐狸一般是不会如此的,于是知道此事敏感。

王鏊果然说:“内官监太监李广,自弘治四年始,建言陛下修建营造太繁,内有寿安、钦安宫,外有神乐观、太仓、城楼,近来又修建武祠,而且引诱陛下让京军修筑宫殿,使京军占役成风,卫戍部队难以训练。臣,恳请殿下面陈圣上,奏明事实,使陛下不受小人蒙蔽!”

他为了照顾太子没读书,遣词都尽量使用白话。

朱厚照却知道这事儿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些事情肯定有不少人和皇帝提过,但弘治四年到现在都多久了?这个人还是好好的。

“王先生,这件事我知道了。”

“殿下……”

刘瑾精得很,一看王鏊开始钻牛角尖,便向前走了一步,“王先生,还是先解答殿下的问题吧,殿下今日一直在等先生。”

在太子这个位置,会有太多人为了不同的目的来陈述是非善恶,但世间是非哪里是那么容易分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