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发布会,引力场应用!打破人体承受极限的技术!(第3/3页)

“测试成功和想象中的一样,王院士参与的研究都会成功。”

“还真是,我发现王院士做的研究就没有失败的时候,他真的是神一样……”

“实在太了不起了!”

“王院士说最高载力达到10万吨,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太空探索公司制造的大型火箭推力也只有6000吨。”

“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大型火箭就是一次性用品,发射技术说是能回收,但也只是主体而已,光压发动机是持续使用的,是未来空天母舰的核心部分。”

“引力场技术才是最厉害的,空天母舰竟然会用到引力场技术,说明这个技术已经成熟了。”

“我怎么感觉王浩院士已经在造科幻电影那样的宇宙飞船?”

“好像真是这样……”

“他们都已经造宇宙飞船了,而我们在干什么?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好像还在研究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我的上帝,差距太大了!”

“最可悲的是,他们还没研究出来!”

“国际湮灭组织用的设备,也是来自反重力中心,我们的科技差距越来越大,好像完全看不到希望啊……”

“现在又一个引力场技术,我们甚至连概念都没有!”

引力场技术在空天母舰上的应用,科学界的讨论就更加深入了。

很多科学界人士都知道引力场技术,但上一次反重力中心也只是发布信息说,利用对空间S波的研究发现了引力场,科学界也感到惊奇而已。

现在则是震惊了!

如果只是发现了某个现象,其实并不怎么惊人,前沿科技的研究都是新发现,多了一项新发现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技术应用就不一样了。

在物理学界,某个物理现象被发现以后,下一步是对于其理论进行研究,再下一步才是研究其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够实现应用。

整个过程用时几十年都是非常正常的。

科学界完全没有想到,引力场技术才只是发布了信息,下一步就直接到了应用层面。

很多人完全无法理解。

同时,一些人也开始讨论,引力场技术应用的重大意义,这不只是新技术的应用,也代表了性能的巨大突破。

比如,空天母舰。

在引入了引力场技术以后,空天母舰的稳定性会得到大大提升。

引力场是可以抵消加速作用的。

当空天母舰向上加速飞行的时候,若是提供一个反向的引力场,人体就不会受到加速影响,甚至都感觉不到加速环境的存在。

第二就是高加速能力。

任何载人飞行装置的加速度,都会受到人体承受能力的限制,包括火箭装置也是一样的,设计上必须要考虑人体承受能力,而不是无限制的增加性能。

从理论上来说,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为31倍重力加速度,也就是31G。

但31G只是理论。

当过山车俯冲向下的时候,人体承受的重力加速度最高能达到5G左右。

5G的数值已经让人感觉头晕、恶心了。

人体承受重力加速度十几秒仍然保持非常清醒、丝毫无事的纪录是14G到15G,一个未经训练的人,一般在承受6G的时候就会失去知觉。

飞行器性能的设计,也会考虑人体承受极限的问题。

这也会直接影响到空天母舰的性能,但有了引力场技术就不一样了为反向引力场可以抵消加速度,能提供很高的反向引力场,就可以让加速度不断的上升,人体在其中却没有任何的感觉。

空天母舰,也就能轻易突破人体承受的限制,并支持航行时开启超高加速度。

这会让性能得到巨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