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4/7页)

“我跟你说大妹子。这箱子的价格就是我们收来的价格,我们商店是一分钱都没赚你的。”

这话何玉燕信。她刚进信托商店的时候,就发现往来的顾客大多是来买古董字画,金银珠宝的。能在这个时候就进入这一行的人,都是兜里鼓囊囊的人。

交了钱,拿了票。跟营业员商量好送货的时间地址后,何玉燕觉得很高兴。今天看来又是一个顺顺利利的日子。

转头就跟男人商量,待会儿买个烤鸭回去市中心的小院。一边吃一边等信托商店的人送货。还能跟顾明理舅舅聊聊最近看到的书。

心情正美的时候,就看到大门外有几个人闹哄哄地挤了进来。

何玉燕并不是认识这几个人,但顾立冬显然是认识的。

顾立冬没有说话,拉着媳妇儿就退到了另外一个柜台。

那几个人一窝蜂挤到卖珠宝首饰的柜台。其中,一个肥壮的大妈大声嚷嚷:“伙计,伙计。要买个大金镯子。”

“对,越大越好。”另一个瘦巴巴的大妈赶紧点头。脸上是止不住的贪婪。

柜台前的营业员脸色不太好看。但还是给对方拿了金手镯出来。开始讲解这金镯子的来历,又拿小秤秤了重量给这些人看。

何玉燕观察到那金镯子是很旧的那种款式。应该是以前人的旧物。能来这里买金镯子,说明这几个人也不是那么有钱。

毕竟北城除了许氏、孙氏这两家外来的珠宝店。本土的珠宝店更是有不少。很多都是旧式的银楼,在建国后改为国营珠宝店。

当然,这种珠宝店在运动时期,基本上无人光顾的。

运动结束后,这些店铺才陆陆续续有了进账。

市场开放后,大家伙手里有了活钱,就更多人跑去这些店铺消费了。

眼前这几个人不去店里买新的,而来信托商店买旧的,显然预算不够。

只见那瘦巴巴大妈一开始还笑眯眯的。但当那小秤秤出了金镯子的重量只有不到十克的时候,脸色就十分难看了。

“哎,你这就不厚道了。不是说要给我打个一两的金镯子吗?就这么点,我一用力镯子就断了。”

瘦巴巴女人说话各位不客气。让肥胖女人有待下不来台。

这个时候跟着一起来的几个人开始打圆场:“哎哟,方大姐。人家苏大姐可说了。事儿你办成后,她不止给你打金镯子。还给你家老三找个贴心的对象。你不是一直抱怨老三会赚钱。但就是心眼儿太多,一毛钱都不肯给家里吗?”

瘦巴巴大妈姓方,听到这些话,表情总算没那么难看了。

而肥胖大妈姓苏,听到有人帮忙打圆场。麻溜儿就拍胸脯保证:

“方大姐,我跟你说。我就认识个大闺女,人家可孝顺了。在家里听爹妈的,结婚后听公婆的。这样好的媳妇儿可比什么大金镯子要稀罕。等你家老三娶了那闺女。你再让她吹吹枕头风。你要什么金山银山没有……”

何玉燕听到这里,大概明白了眼前这些人的关系。

但她见自家男人的表情越发不好看,就觉得好像有哪里怪怪的。

等男人带着自己离开信托商店后,何玉燕这才听到男人的声音:“那个瘦巴巴的方大妈,就是楼解放的亲妈。”

说起来,何玉燕穿越到这里没多久就认识楼解放。他又是顾立冬的好友。但是,几年她都没见过楼解放的亲妈。应该说楼解放的家里人,她一个都不认识。

没想到今天居然会在这里遇到。

然后,何玉燕马上又反应过来对方话中的那个老三,可不就是楼解放吗?

楼解放家里五个儿子,很符合这年代多子多福的思想。但是何玉燕可不觉得楼解放过得是啥好日子。小时候吃不饱,要不是经常跑顾立冬家里吃饭,怕都要饿死了。

上学也只上了个初中,还是顾老爷子帮忙才念完的。

工作更加不用说了,楼家根本没有给过帮助。钢铁厂临时工的工作,也是顾老爷子帮忙牵线的。

反正,何玉燕是没听过这家人有啥好的。只听说楼解放的妈逼他入赘寡妇家。不然就给他介绍拉帮套。

拉帮套就是女人没有离婚,但是家里男人生病或者残疾。没法儿继续养家糊口。需要再找个健康的男人进家门,负责养活这一家老老小小,包括原来的那个男人。

反正何玉燕之前听楼解放聊起这个时候,就觉得特别无法理解。楼解放这小伙子齐齐整整的,怎么她妈老是给他介绍这样的对象。

当然,也不是说楼解放他妈就对他不好。这大妈好像只疼爱前头两个儿子。后面三个儿子的日子都大差不差。

楼解放坚持住不结婚。但他后头两个弟弟都入赘出去了。

据说是为了省下彩礼钱。甚至,还能从女方那挖到一笔彩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