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第181章扬眉吐气(二更)(第3/4页)

郑长荣笑笑,没再说什么。

这孩子七个多月了,已经能自己坐着了,长得像范海林,眼睛虽然小了点,但却是丹凤眼,鼻子也很挺翘,将来应该是个帅小伙。

可见当初孟家能给霍恬恬定这个娃娃亲,也不算睁眼瞎,范海林确实长得一表人才。

郑长荣看着人家的儿子,就下意识想到了自己媳妇肚子里没出来的两只小龙。

也不知道是男是女,要是男孩,可一定要比范三省还帅气啊,不然他这个当老子的多没面子。

要是女孩,那就不用担心了,肯定跟她们的妈妈一样好看。

郑长荣无比期待五月份的到来,以至于看向自己媳妇的时候,视线有意无意的总是要瞄一眼肚皮。

也不知道有胎动了没有。

到了湛江换了卡车,郑长荣亲自开车,往北横岭赶去。

先把媳妇改名和洗刷自己冤屈的正事做了,至于左白洋,那属于能扳倒更好,不能就拉倒的事儿。

他不能因噎废食。

因为北方还是冬天,所以众人又穿上了之前厚实的旧衣服。

霍恬恬在最外头披上表嫂给的那件羊绒呢大衣,格外的暖和。

这一路风平浪静,霍恬恬安心地在后厢跟婆婆学着钩虎头帽。

四天后到达北横岭的时候,她看着眼前熟悉的山路,却感到无比的陌生和遥远。

在这里生活的十八年就像是上辈子的事一样,原来人这一辈子,并不是用长度来衡量的,原来生命的意义更在于它的宽度。

在这里长大的十八年虽然很长,但却极其窄小,生命的长河里,她愿意回头看看的,只有两个对她始终如一的表哥,还有那个自己一把年纪,只能带着她在地里刨食儿的姥姥。

老人家何尝不愿意让她做个锦衣玉食的小公主,可是不行啊,农村人有农村人的活法,更何况,孟正阳和孟少阳兄弟俩还有自己的家庭。

能每个月抠出伙食费寄回来就不错了,其他的,能靠自己双手努力的,还是要自食其力。

所以霍恬恬从小到大,那真就是一个平平无奇普普通通的乡下丫头,割猪草,拌猪食,割小麦,插秧,跟水田里的蚂蟥斗智斗勇,摔油菜籽,挖花生,半夜去田间看着水渠有没有放水放到自家地里……

桩桩件件,就没有她不会的。

她跟其他的乡村小妞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晒得黢黑。

而认识郑长荣之后的这大半年,她生命的宽度一下子就拓宽了,用广阔无垠来形容都不为过。

她有了很多很多珍惜她在乎她的人,也有了很多很多自己珍惜和在乎的人。

人生在世,只有亲人彼此牵挂,相互扶持,才是温暖舒心的一辈子啊。

现在她重回故里,不由得鼻子一酸,真好啊,终于苦尽甘来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了,终于不用再站在村口,看着前方的袅袅炊烟,感慨那里头居然没有一个是属于自己的家了。

她没忍住,扎在郑长荣怀里哭。

郑长荣轻轻地搂着她的肩膀,知道她触动了愁肠,知道她想起了孤苦无依的童年,心疼坏了。

只能把气撒在范海林身上,他白了范海林一眼:“愣着干什么?在前面带路!”

“嗯。”范海林抱着孩子走在前头,村里有认识他的,赶紧凑上来问他:“呦,海林啊,这是谁家的孩子啊?不是说老孟家甜甜没跟你结婚吗?这孩子是谁的啊?”

“是我跟别的女人生的。”范海林讪讪的笑笑,“婶子,我爸妈在家吗?”

“在啊,在的。我去帮你喊。”热心的婶子已经跑前面去了,嗓门儿挺大,嘴里喊着老范,一溜烟就跑范家去了。

范海林的老子范铁柱正叼着一根叶子烟,跟在孙子后头撵鸡追狗。

乡下院子大,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跟在后头吭哧吭哧的,跑得很辛苦。

可人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子孙吗,所以他心里很乐呵。

有种含饴弄孙的满足感。

正高兴呢,前头王二麻子家的媳妇跑了过来:“哎呦,老范啊,你家海林都有孩子啦?动作可真快啊!怪不得不要人家老孟家的姑娘,感情是在外头有人了。你咋还撒谎说是老孟家的丫头不检点,攀上别的男人把你家海林甩了呢。老范啊,你这可不厚道啊,你算算日子,那孩子都七八个月大了,可见海林在外头早就有人了。”

“你懂什么,有人怎么了,又没有结婚。我家海林可是堂堂的营长,就算在外头有人,配她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黄毛丫头也是绰绰有余了。再说了,让她白捡个便宜儿子还不好?是她自己给脸不要脸,居然跟别的男人好上了,这种女人,我瞧她不起!都怪我那婆娘瞎了眼,非要给孩子定这门亲事,晦气。”范铁柱是个尖酸刻薄的老头子,自从范海林出了事,他就到处败坏老孟家闺女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