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周(第2/2页)

我一直在琢磨,特么就不能每天早上跟歌里唱的一样,小鸟说早早早,精神抖擞开开心心去上学吗?小陈说,要么你来。

儿子嚎啕大哭,啊—呜—我想吃冰激凌啊……

接着就是小陈不停喊着:快点快点。小孩如同梦游,间或清醒哭上一阵,中间还有吃早饭这种伤害家庭内部安定团结的事,等到两人终于出门开车去幼儿园,世界才重新回到宁静与和平之中。

我没有办法,小孩的事,是小陈说了算的,连偷偷的幸福,都给不到。

小陈叫着:快点起来啦,你马上要迟到了。儿子哭起来:呜,迟到怎么办?我不想迟到啊呜——

蒙田的父亲有一套非常奇怪的教育准则,他只在蒙田身上用了,其余七八个小孩,都接受传统教育。蒙田一生下来就被送到农民家里,直到断奶后才回来。回来后为了让他学拉丁语,学得跟呼吸一样自然,他父亲规定,在家只能用拉丁语沟通。

小陈使用的是另一种策略,敲山震虎。早上7点45第一次闹钟响时,他会从床上爬起来,直接跟儿子挤在儿童床上,再一起甜蜜地睡上30分钟,他把这个阶段称之为照会,我要用身体告诉他,离起床已经不远了。第二次闹钟响起,这时候我通常也会醒,因为跟厨房跑进一头牛,打翻所有锅碗瓢盆差不多情形。

这种办法大概现代人看着相当嗤之以鼻,他父亲是穷尽各种方式研究,请教许多学者和智者得来的。

中世纪欧洲,当时的人认为“早上突然把孩子摇醒会伤害孩子柔软的脑袋”,哲学家蒙田的父亲是这么做的,他就像引蛇出洞的吹笛人一样,每天一大早在蒙田床边弹奏鲁特琴或其他乐器,利用哀伤的曲调吸引蒙田下床。

爸爸都能变成育儿奇才,因为只有爸爸拥有女人没有的定力,我管别人说什么呢,我就用这套办法。

每个直男都是育儿奇才|全职爸爸第十七周工作报告

女伯爵写信给蒙田,应该如何让孩子有个最好的开端?蒙田在《论教育》里的第一点就是,您应充分克制自己的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