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年前(第2/2页)

元瑶轻笑:“霜儿嫁的也不好啊……”

羽娘:“这怎么能怪您呢,要怪就是那曹家忘恩负义,您是被狗咬了的那人啊,娘子,人活在世上切莫太有负担,您已经做的很好了,乱世中女子本就不易,您一个人拉扯了三个妹妹,还有了一番自己的成就,怎么能如此妄自菲薄呢……”

羽娘真诚的劝了一番,元瑶心情好些了,不过她知道,有许多事也的确很难改变。

比如当初二妹的婚事困难重重,其实也是因为对方觉得他们元家女眷太多是个累赘,而元瑶只得是拼了命的赚钱,为的就是给家里攒点儿底气。

要说真有一个完全不嫌弃她们的人,元瑶脑海里不禁又想到了江颂安。

江颂安的确,婚后即便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对她们姐妹却是没话说的,那时候战乱又灾荒,挨饿是多么普遍的一件事啊,但几个小妹不仅半分没饿到,甚至还猛猛窜了窜个子。

元瑶那会儿也不懂他怎么赚的钱,只知道江颂安也不容易,她省吃俭用平时连一件新衣裳都舍不得裁,那年过生辰江颂安甚至还送了她一根簪子。

银子打的,元瑶当时就惊愕地合不拢嘴。

当然,感动没过一会儿,元瑶当晚就受了不少苦,那点儿感动也被江颂安给折腾没了。

不过,那时候的江颂安还是给了她很多安全感的。

有时候元瑶觉得日子这么过下去也不错。

羽娘去置办年货了,元瑶就这么躺着胡思乱想。

屋里的炭火烧的滚烫,她脑子也晕乎乎了。

她想起了很多琐事,譬如有回她发烧,江颂安抱着她安抚了整整一晚,平素大咧咧的男人变得温柔体贴,热水换了一盆又一盆。

再譬如他过生辰,元瑶只不过敷衍地绣了个荷包,江颂安表面看上去没什么,但后来日日都挂在腰间不肯摘,后来还被同伙嘲笑,进了铁匠铺子也要带在身上,娘们唧唧。

再譬如那年小荔高烧不退,大夫说可能救不过来,她哭的狠了,江颂安从隔壁邻县赶了回来,抓来了好几个大夫又花高价买了好药……

元瑶觉得。

她的确是愧对于他的。

这份愧疚在这半年越发浓烈,也不知是她太久没去百列山看他江颂安起了怨,还是元瑶如今生意步入正轨人也没有之前那么忙了。

她不知道。

“娘子娘子!”

元瑶思绪再次被打断,羽娘回来了,手上提着慢慢两大篮子的年货,唇角也带着笑意:“娘子,雪停了,明天还是个好日子,隔壁要办喜事了!”

元瑶:“喜事?”

“是啊,听说就是明日,新娘子过门。”

原来如此。

隔壁那孩子也到了年岁,元瑶笑了笑:“那随份礼吧。”

羽娘:“我晓得的,娘子放心。”

元瑶收起心思点了点头。

-

次日,巷子里果然吹吹打打热闹起来。

快过年了,不少人家都选择年底办喜事,也算新年添一份喜庆,元瑶也想沾沾喜,于是早早就让人把大红灯笼全都挂了起来,大门敞开,扫干净了门前雪。

院子里的人脚步都不自觉加快,今天能吃上喜糖,再过两日就能回家过年,可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

元瑶站在院子里看着树上的雪和红彤彤的柿子心情也好了一点,转头问:“四小姐呢,还在闹脾气?”

云雀不敢隐瞒:“昨天晚上喝了点粥现在还睡着。”

元瑶叹气,到底心软:“我去看看。”

这回元荔乖了,的确在家中,不过也气狠了,躺在床上睡着还气鼓鼓的,眼角挂着一丝泪痕。

元瑶坐在床边看了好一会儿,虽心疼但不后悔。

是她的错,让四妹缺了管教,这冰天雪地就敢往出跑,以后还不知要闯多大的祸。

元瑶叹了口气给她掖了掖被角,却不料下一瞬忽然听见元荔说了句梦话:“姐夫……”

元瑶的手倏然就僵在了半空。

……

姐夫?

元瑶知道小妹在叫谁。

在神木镇时,元荔也九岁了,自然记得江颂安,这家里谁都记得江颂安,但是没人敢在她面前提。

因为妹妹们都知道,姐姐不喜欢姐夫。

但是元荔喜欢。

小时候姐夫会带她进山,挖野菜、抓山鸡、捞鱼捕虾,这些元荔统统喜欢。

元霜元琪那会儿年岁已经大了,自然不会跟江颂安走的多近,但是元荔不一样。

调皮时还要江颂安举高高,坐在江颂安脖子上笑得别提多开心了。虽然很快就会被元瑶呵斥一顿,不过那也是她为数不多的美好回忆。

姐夫一身的好本事,会打猎会功夫,元荔从小敬佩他。

要是姐夫没死就好了……

十三岁的元荔眼角又垂了一滴泪,全然不知道她大姐在床边坐了足足半个时辰,最后走回去时,脚步都略有些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