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3/5页)

江川自然不愿意将有限的地方,用来给窦丞装那些废物。

最后窦丞只得将兵卒全数留下,甚至连他在临安的后妃和孩子也一并留下了。

在他看来,女人多的是,只要他还活着,何愁生不出子嗣。别说这些个临安的女人孩子了,他连京都的父母兄弟妻妾子女,也是说弃就弃的。

跟随窦丞的将士,直到窦丞带着几人登船离开,才知道他们竟是被抛弃了。心灰意冷之下便无心作战,待萧谨行的军队一到,便全数降了。

而那些荒夷人早就算准了海上的风向和风力,拉起船帆便出了海。等到萧谨行他们赶到的时候,早已看不到对方的身影。

对此庞农等人也没有显得着急。

何况他们的目标已经不是一个只有几名随从的窦丞了,而若要攻打桑瀛,怎么也得提前准备好海上所用的物资。

被当做人质的百姓们,自然对萧谨行对朝廷千恩万谢。而临安城的百姓们见到朝廷军队的时候,也都松了一口气。

先有楚王,后有陈王,如今他们临安终于要太平一段时间了。

在整顿重建楚地各城的时候,萧谨行也在给舰船准备足够的燃料和炮火。

五月二十六,萧谨行率水军出征桑瀛。

别看桑瀛屡次袭扰大雍沿海,看着战斗力很强,但他其实只是个很小的岛国,其版图只有大雍的一个郡大。而他所依仗的便是一千多里的海域,大雍没有海船,也不会出海去打他。

桑瀛的王也没想到,他们居然会马失前蹄,在屡次挑衅大雍之后,大雍朝廷居然真的派人来打他们了,用的还是舰船,以及从未见过的,据说叫火炮的东西,炸得他们海岸整日里火光漫天。

六月十六,桑瀛灭国,改为瀛洲。

窦丞于朝廷军队上岸时,走投无路投海自尽。

六月二十日,在派人驻守瀛洲之后,萧谨行从瀛洲出发向西,自大雍东部的泽川登陆,与在燕地作战的周将军双面夹击燕王。

而一直在燕地当间谍的楼阳明也给了燕王致命一击,策反了燕地的乡绅和百姓,开城迎接朝廷军队。

七月十五,燕王与朝廷大军于幽州展开最后一战。

燕王拒不投降,力竭之时,用尽全力向作战最为勇猛的庞农射去一箭,随后见大势已定,不想沦为阶下囚受尽折辱,便拔刀自刎于幽州城下。

而燕王那一箭射来的时候,庞农正提刀挡住燕将的攻击,根本没有留意到这支箭。

还是他身边的萧谨行及时察觉到,但他也来不及提醒庞农,只能飞身一脚,将庞农踢飞。

只是庞农因为被踢飞避开了这一箭,但萧谨行却被这一箭射中。

庞农吓了一跳,一刀砍伤面前的人后,一边喊着燕王已死,一边跑到萧谨行的身边,忙不迭地问怎么样了。

萧谨行轻描淡写道:“没事,皮外伤而已。”

但庞农根本不信,非要去请军医过来瞧瞧。

将军出征前,殿下可是敲打过自己,让他务必保证将军的安全。如今将军为了救他受了伤,他回去如何向殿下交代?

好在燕王已死,燕军很快溃不成军缴械投降,这才让庞农有时间去拉军医过来。

军医诊治过,发现确实如萧谨行所说只是皮外伤。

萧谨行看着庞农缠着军医,非让军医将他的腿一圈一圈包起来大半。

“我这只是皮外伤,别搞得像是断了一样。”说着,就要拆绷带。

庞农赶紧阻拦,“殿下说了,您即便受了小伤,也得按照大伤的要求治!”

萧谨行很怀疑,云舒说的是小伤也得要重视。

但庞农非要拿着鸡毛当令箭,坚持自己是按照殿下的要求来,萧谨行最后只能无奈放弃挣扎,就当做真的是云舒的要求来。

萧谨行受了伤,庞农便如临大敌,连战报也不让他写了。难得庞农这次不躲懒,自己勤奋地写战报,萧谨行便也没坚持要自己来。

他一瘸一拐出去看看幽州安顿得如何了,等他再次回来,战报已经被庞农派人送回了京都。

萧谨行:“……,你这次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一点?”

没给他过目,也不知道写得到底怎么样。

但他转念一想,庞农历练这么多年,写封战报应当也没不会有什么问题。

庞农不仅没觉得自家将军再损他,甚至还觉得这份夸奖十分受用。

“我们出来都五个月了,想来殿下一定等着急了,这战报得快点送回去。”

萧谨行点了点头。

倒也是这么个理。

如今大雍境内的战乱已经悉数平息,又经庞农这么一提,他也分外想念云舒了。

庞农见他不说话,难得开窍了一次,道:“将军你是不是也想殿下,想早点回京都了?”

“你想回便回吧,这里有我和周将军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