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3页)

虽然一直在女儿女婿家住着,但石兰已经在考虑,怎么给自己也弄个西州户口了。

她提着冰块刚一拐弯,就遇到了从菜场买菜后相携回家的秋娘、吴雪梅和小李飞的母亲赵氏。

秋娘现在是纺织厂的管事,吴雪梅是玻璃厂的安保处管事,而赵氏则是西州学院的食堂负责人。

这三人现在都是职工家庭,吴雪梅见到石兰娘,热情地打着招呼,“您这是去哪了了?”

吴雪梅日子越过越好,也不像从前不如意时那般泼辣了。况且她和丁嘉禾现如今的工作,惹得多少曾经嘲笑他们的人羡慕,这让她扬眉吐气不少。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几人都是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石兰娘提了提手里的东西,表示自己刚去西州学院那边,买了些学生们卖的冰块。

三人里也就秋娘的孩子还没上学,吴雪梅和赵氏都笑着说学校里的学生老师都用上了冰块,殿下还让各个单位给员工们准备冰镇绿豆汤。

听得石兰娘一阵羡慕。

百姓们还在热烈讨论这几天出现的冰块时,云舒已经在准备西州交易所了。

虽然乌思那边还在打仗,但是从大食那边过来的商队,还是到了西州。

原先大食的商队还打算继续前去大雍京都,但是到了西州他们才发现,现如今的西州,跟他们之前来时,已经彻底不一样了。

由于此前云舒强制要求如意坊和慎独轩在西州开设店铺,所以中原地区的许多产品,在西州都有货。

大食的商队到了西州,就发现这边的瓷器丝绸茶叶一样不少,而且还有此前从未见过的玻璃。不管是玻璃酒具、雕塑,还是玻璃的毛笔镇纸,甚至是玻璃眼镜,都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根本无心再去京都,而是直接在西州这边就将货全部出了,还买了许多小件的玻璃制品带回去,尤其是不占地方更不容易损坏的玻璃珠。

从西州卸货补货,可比他们再走几个月,去到京都强多了。

若是每次都只需要到西州就行,那他们一年还能多跑一趟呢。

西州本就是东西贸易之路上重要的城池之一。而云舒想要将它彻底变成东西方的纽带,让两边都到自己这边来交易,那就需要既有京都的好东西,也有独属于自己的产品。

除了玻璃眼镜外,云舒也在考虑着有什么新产品可以打开一下市场。

大食的商人不仅带走了瓷器丝绸和茶叶,还带来了各种香料宝石以及种子。

云舒早就嘱咐过,从西边过来的种子要重点关注。不管是蔬菜还是水果,甚至是调料也得留下。

这下还真的让他发现了好东西,番薯、胡椒,辣椒,番茄,甚至是西瓜,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

当然了,这也不是来自一波人之手。

除了从大食那边过来的商队,北边瓦耶的商人也组成了商队,来σw.zλ.西州经商。

云舒自然来者不拒,反正他们来买卖东西,都需要纳税,西州府坐着也能收钱。

交税这种意识,也就是第一次比较难,一旦接受了这个模式,后期的工作自然就好做了。况且大家也是一家看一家,若是大部分人都交了,剩下那部分人自然而然也就交了。

中原那边过来的商队,见在西州也能买到西方的东西,自然也就无须多跑路了。从西州进货,到中原各处去卖,也能赚很多。

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西州已经成为常走贸易路的商队心里,最重要的交易之城。

除了慎独轩和如意坊,其他人只知道西州这边有玻璃器皿卖,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其实玻璃就出自于西州。中原人以为玻璃是从西方卖到西州的,而西方人则以为玻璃是大雍中原制作出来的。

还真是个美妙的误会。

对此如意坊和慎独轩也很满意,别人都以为西州的玻璃,是他们两家卖出去的。

云舒也很满意,他悄悄卖点眼镜也可以,不引人注意。

丁嘉禾已经带着人去了京都,在京都的繁华大街上,开了一间不起眼但绝对在一帮文人中口口相传的眼镜店。

这几个月里,乌思那边的战局一切顺利。由于萧谨行不希望两方的伤亡太重,所以基本都采用了围城恐吓加劝降的招数。

只有遇到了强硬派,才彻底打服。

虽然人员伤亡降到了最低,就是速度慢了一些。

就在乌思都城攻破,萧谨行带着伊赛顺利占据都城的时候,云舒这边迎来了好几拨前来投靠的突勒牧民。

有一些是来西州的那些牧民招揽来的,另外一些则是因为突勒在内乱,他们听说西州对俘虏以及来投靠的突勒百姓尚可,索性偷逃过来的。

至少在西州他们还能活着,若是留在突勒,他们这些普通牧民怕就要被拉上战场,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