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4页)

云舒之所以晚来,是因为被杜乔叫走了。

原来杜乔历经各种实验,终于找到了做出透明玻璃的方法。虽然纯度不太够,但是也勉强够到云舒的标准了。

对于云舒来说,这简直是意外之喜,他交代杜乔将这种透明的玻璃,做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后,又赶紧赶过来给学生们上课。

云舒开门见山道:“今日将你们叫来,是让你们看看如何用煤炭、绿矾,来做可以给农田施肥的肥料。”

云舒刚说完,底下三十个人就开始议论纷纷。

煤炭他们懂,可以替代柴火,烧砖用的就是这个。绿矾虽然没有听说过,但是怎么想也不觉得这些可以用来当肥料。

云舒见他们议论了一番,用手压了压,道:

“为何我们的粮食产量一直不高?除了种子的质量外,最大的影响就是土地的肥沃。大家都知道买田首选肥田,农户们种地也会给地上一些肥,例如人畜粪便等。”

见下面已经有人开始皱眉,云舒点了一人问道:“你有什么问题吗?”

那人突然被点名,先是吓了一跳,但见云舒一副鼓励他提问的表情,迟疑了一下道:

“殿下,您此前讲算术课、格物课,我都有听,也觉得很有用。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来学习如何种地施肥?那不是农户的事吗?”

说话的人,是名小学部的老师。

云舒没料到大家率先提出质疑的,居然是这个问题,他扫了一眼下方,发现露出同样不赞同表情的还有不少。

读书人自持身份,看不上农户农事,是根深蒂固观念的问题。

云舒顿了一下,严肃道:“这不是让你们去种地,而是让你们依靠自己所学解决粮食的问题。”

“农户他们可以种粮食,但是受制于学识,他们并不知道如何一代一代培育出更优良的种子,也不知道作物在生长过程当中需要什么样的肥料,以及如何得到这些肥料。而你们,可以学,可以做,可以改变现在,创造未来……”

云舒被迫又给他们洗了一波脑,顺便打了打鸡血,听得下方的学生和老师,深觉自己就是天选之子,身负改变整个大雍的重任。

见下方求知若渴的眼神,云舒咳嗽一声,开始了今日的讲解。

“作物生长离不开氮,而煤炭里面就含有一定量的氮,我们此次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将煤炭里面看不见的氮,分离出来,得到氮肥。”

下方刚刚被打了鸡血的余子安立即喊道:“殿下,看不见的东西如何才能分离出来?”

终于见到积极的提问,云舒指了指身后的炉子,道:

“借由这个高温炉,使用炼焦法,可以将煤里面的氮,变为氨气。而氨气通过管子流到这个稀硫酸里,就可以得到硫酸铵溶液,硫酸铵就是液体氮肥。”

众人闻言,一起看向那只用陶缸装着的透明液体。当即有人要去摸摸看,这个稀硫酸与水有什么不同,当即被站在缸旁边的丁嘉禾给制止了。

听到这液体能腐蚀得皮肉都不剩,吓得那名学生,立即缩回了手。

云舒捡起一块绿矾,又同学生讲起,如何将固体的绿矾靠干馏法,制得浓硫酸,而浓硫酸的腐蚀性又有什么特点,得用什么容器装。

云舒讲解的时候,后面的高温炉也开始烧了起来,很快气体就从管子里出来,在稀释后的硫酸液体中冒着气泡。

等到云舒强行将化学知识塞到这些人的脑袋里,让大家晕头转向的时候,第一缸硫酸铵溶液也做好了。

云舒让人搬来两盆植物,一盆浇了一点稀硫酸到叶子上,只见叶子瞬间就开始脱水枯萎。

而云舒又舀了一点通了氨气后已经变成了硫酸铵的溶液。

虽然没看到植物立即焕发生机,但是很明显他与稀硫酸不同。植物并没有一点损伤。

余子安叫道:“这两个本来都是稀硫酸,会让叶子枯萎,但是通过气的那个,现在已经变得无害,可以浇到这盆花上了!”

云舒点头。

随后他看着这些兴奋的学生,语重心长说道:

“格物致知,是研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但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化为己用,改变面临的困境,创造更好的生活。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讨论学习,然后写一篇五千字的文章,交给任课老师。”

兴奋的学生,顿时垮了脸,哀嚎声一片。

殿下还是那么爱留作业!

云舒见到这么多哀嚎的学生,心里却是格外畅快。

论文嘛,多写写就习惯了。

学生们刚走,吕长史就收到消息赶了过来。

看到摆放在墙边的几缸水,以及还在咕噜咕噜不停冒出气泡的水缸,吕长史满头问号。

“殿下,肥料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