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北府兵巡城(第2/3页)

“对啊!”

“确实是这么个路线!”

“娘子好头脑!”

对啊!

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糊涂了!

这一下,倒是可以把两个目标合作一个了,只要奔着琅琊王府去就对了。

另一边,当殷仲堪倒在血泊当中的时候,王恭也傻了。

这绝对是一时冲动,不能代表他一直以来的办事水平,但是,想要找补也已经没有了可能。

人死不能复生,他就算是后悔,已经咽气了的殷仲堪,也不可能再跳起来喘气。

更加可怕的是,死的是殷仲堪一个人吗?

他的两个儿子也惨死在乱刀之下,待王恭缓过精神再看,已经太晚了!

人已经死的透透的了。

从今往后,在这建康城里,王宰辅就算是又结下了一桩仇怨。

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殷仲堪家人,现在被王恭关到了一个小院落里。

他们跪着,他们哭着,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而从那一双双泪眼当中透露出的眼神,满是杀意!

杀!

屠杀正要开始,仿佛是在所难免,在王恭先动手的前提下,殷仲堪的家人似乎有了动手的道义性。

是你王恭先不仁的,别怪我们不义!

不知不觉之间,王宰辅就多了一个仇敌,而这个仇敌可和王谧那样的插科打诨之徒不能比。

这是实打实的仇恨,痛到血骨之中的,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从今往后,这些侥幸存活的殷家人,他们人生的目标就只剩下一个:除掉王恭!为主公报仇!

要不了多久,王恭就会觉出王谧的好来,王侍郎一心只是追求自己的事业,才不会主动和王恭结仇。

至于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就更是不热衷了。

私人的仇怨和战场上的杀伐,从来都不是一码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王谧听闻殷仲堪死于王恭之手,会如此的别扭。

原因就在于,战场上的杀伐,不论战况多么惨烈,那也是形势所逼,征战的双方说不定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

而战士各为其主,就算是腰上系了十几个人头,他也是正义的。

可是,离开了战场,脱离了那种情境,这种天然的正义性就消失了。于是,这种私人的相杀行为就是要受到严惩的,而杀人者所要承受的心理负担也是相当的巨大的。

不只是王恭心理压力大,就连王谧都连带着感受到了那种无形的压力。

如果不是殷仲堪来投靠了他,如果他能够把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料想的更加周密的话,说不定,殷仲堪就不会死。

但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卖,况且,几次三番找上门的,也是殷仲堪,并不是王谧主动邀请,现在暴露了,也只能说他是时运不济。

王谧为他感到伤心,却也并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你看,真的做下了恶事的王恭还都好好的,别人为什么要替他受折磨?

而王恭,下一步的目标,当然是琅琊王府!

只有王谧,才是他真正的仇人!

这一点,毋庸置疑。

无奈,殷仲堪家不在乌衣巷上,以至于,从殷家出来,王恭还要奔着自家的方向再折返回来,这一来一回的,自然要浪费不少时间。

所幸,也不是一点好事没有。

至少,这一路走过来,王恭补充了不少人手。本来他带出来的家丁人数就不多,为了看住殷仲堪的家人,还留下了一部分,王宰辅又不傻,那琅琊王府的守备一定比殷仲堪家严密多了。

况且,就算是殷仲堪家要不是对王恭的突袭没有防备,就王恭手底下的这点虾兵蟹将,想要取殷将军的性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更遑论是琅琊王府!

要知道,现在王阿宁带着一帮属下,正满城闹事的事情,早就已经传得满城风雨,琅琊王府不可能一无所知。

必定会加强守备,就王恭手里的这点人,当然是填牙缝都不够了。

王恭又不傻,于是,在前往王府的这一路上,他也没闲着,招揽了许多在街上游荡的闲散人员。

虽然都是武艺不精,也根本没有任何意志力忠心可言的人,但是,王恭不在乎。

凑个人头,以壮声势就可以了。

就这样,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在乌衣巷上大摇大摆的走着,来往的路人,看到他们,纷纷躲避。

谁都知道,这是王宰辅在发疯,迅速躲避才是正经,免得被波及。

两相对比,到底还是王恭这边的脚程更快些。

原本,当然是马车的行进速度更快,而王恭他们只有双脚,但现在不是情况特殊吗?

街上秩序混乱,马车根本就跑不起来,而相反,单靠双脚行进的人,却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