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张居正带来的误会(第2/4页)

话分两头,张家听到了费懋中传来的消息,自然是惊喜莫名。

张白圭的爷爷张镇二话不说,率先去给父亲上坟,满含热泪说着“您老人家当真是有先见之明”云云。

对张家,费懋中自然只是说皇帝给了天大的恩典,要让张白圭进京亲自考较。

“太子伴读”几字,那却是万万不敢说的。

太敏感了,平头百姓传得人尽皆知怎么办?

张白圭自己也是相当懵的,他万没想到两个多月前被那位大官喊去考较了一下,答了一道为陛下贺寿的题,然后就得到这样的结果。

要去面见陛下?

年幼的张白圭现在倒并不十分害怕,只是觉得很紧张。

张家这么多年经历很多,生活困顿,不消他父亲说,张白圭也知道这是祖坟冒青烟了。

若得皇帝欣赏,不仅他自己的求学之路和将来的成就会难以想象,张家在江陵县、在荆州府也都会被人不知高看多少。

整个张家都不知道湖广总督、费懋中本人在如何恐惧。

南昌的江西大学院里,费宏已经六十六岁高龄。

其实他已经想回乡了,可是他和费懋中的想法一样:费家在这一朝已经太扎眼了,多提携一些后辈,多结一些善缘,对费家好,对国家也好。

杨一清为何能得皇子扶灵归葬?因为他死在任上,那是嘉靖六年宣大一战后大明筹备北征的艰难时期。

差点死了一次的王守仁得守在宣府,已经年近耄耋的杨一清也得在总参的位置上殚精竭虑。

所以费宏已经做好了准备,恐怕无法在铅山老家安然离世了,死后尸骨也不免颠簸一路。

况且,若也想有个配享太庙、入英杰殿的恩典,费宏也需要在江西这个旧理学大省把新学推广好。

结果费懋贤的信里,他们给费宏送来一个晴天霹雳。

“愚笨不堪!”费宏的手都有点哆嗦。

贺表是侄子上的,但他儿子也有份。

荆州府出了个神童,嘴上说是陛下新学文教之功,但荆州府的学正是谁?是费懋贤。

费家都出了第一个总理国务大臣,还要什么功劳?还要出几个参策?

每一代都有人在朝廷,就已经够了。

再出重臣自然是好的,可那要等到下一任天子继位!

现在呢?皇帝说:“太子伴读”。

看一看十多年来,皇帝已经动了多少大族的刀子!

宗亲、勋戚、官绅、富户……

费家已经把善缘结到九岁的孩子身上了?想干什么呀?

他知道时间紧迫,因此很快就提笔回信。

这件事,费懋贤和费懋中这俩堂兄弟后面怎么做重要,朝中究竟是怎么了也很重要。

皇帝因为一道贺表中提及的神童就如此举动,绝对是要以小见大,做些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江郎才尽”人人知晓,任是费宏这等重臣,也不会把这件事情往最简单、最朴素的一点去想。

皇帝就算真的是对谁另眼相看,至少不该是个只有九岁的孩子。

大明人杰地灵,难道缺二十左右的英才吗?

人人都只看到“太子”二字,而不会去多想伴读。

太子师都是端重臣子,而且想做太子师的不要太多,但太子需要真正的伴读吗?

如果是勋戚之后,那便只是提包忙前忙后的书童、奴才。

可民间幼童钦点为太子伴读,闻所未闻!

所以此事必不可能为真,陛下此举定然另有深意!

他们只是不知道,那可是张居正啊!

……

朱厚熜自然想不到他们会把这个举动想歪到这种程度去,张白圭人还没到,曹察、费懋中的“请罪”奏疏提前来了。

他看得无语。

京城里,本来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当时除了黄锦,只有海瑞在场。

海瑞能大嘴巴到处咧咧这件事?

但现在,京城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因为费懋中的请罪奏疏虽然没提到什么“太子伴读”的事,但费懋中却表达了“文教尚未昌盛、臣当继续努力”的态度,就差把他不该那么轻浮、歌功媚上写到了脸上。

而曹察则是说欣闻此事,才知新学推于湖广,已结稚果,他为过去关心文教不够而请罪。接着汇报一下湖广秋粮事,然后称湖广百姓俱感陛下恩德,今年丰收,都在为陛下祝祷,惟愿陛下万寿无疆。

两人的奏疏都是经过了通政使司的,他们都提到了那幼童入京一事,而后都请罪,这是为什么?

难道新一代的孩子当中出了天才不好吗?

难道皇帝召这孩子入京考较,表达对于文教的重视不好吗?

两个人这么大的反应,自然是因为其他更敏感的原因。既然另有原因,以这些二三品大员的人脉圈子和为官素养,又岂会不和京里京外的朋友通通气,交流一下情况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