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广收天下士子之心(第2/4页)

“廷议兄?”唐枢扫过他的脸,然后不免被家里这么多人吸引,又看到了自己有点尴尬又如释重负的父母,“失礼失礼,待我先梳洗一番。”

趁这间隙,唐枢的父母见到被逮个正着,这才解释道:“叫客人们笑话了,这孩子这些天来都是如此。”

本以为他们坐一会就要告辞的,那就能让儿子穿戴好了再去拜会朋友,哪想到他们赖着不走。

唐枢父母觉得儿子最近的行为挺丢脸。

而偏偏龚用卿也是要好脸面的人,就是不提众人暂时找不到住处的事,毕竟他只跟唐枢有些交情。

至于王慎中等人,现在心头尴尬癌都犯了:天都黑了,有这样办事的吗?万一龚用卿这位叫唐枢的朋友今天不能帮忙,难道大家这么多人一起挤他家凑合一晚?

他们是不好越过龚用卿向陌生人家诉什么难处。

唐枢的母亲现在堵到了他擦洗的房间门口,在外面隔着门问道:“你这几个朋友是怎么回事?说他们赶路辛苦不妨先回去,他们就是赖在这里不走,莫非今晚想借宿在咱们家?”

“借宿?不至于,龚兄家境颇好,岂会没定好住处。非要等孩儿回来,只怕是有要事商议,大抵与会试相关吧。”

“娘瞧不出你着急会试!这一年都跟着刘总河跑,你哪里温习功课了!”

“母亲放心,天天跟着刘师,那就是做功课最好的法子。”

唐枢的回答声里充满笑意,他母亲也只能无可奈何:“若真是要借宿家里,娘还得先去准备准备。愁人,大冬天的,哪有那么多床榻被褥……你用过饭没有?”

“和刘师一起吃过了,不是说了吗?孩儿帮刘师做点事,吃住都是河道衙门管的。”

“我看刘大人就不在乎你的前程了,就想着陛下交办的事要紧,还好这回没叫你去远地方。这都冬月底了,你还不启程进京!”

絮絮叨叨的数落声中,她先离开了。

等唐枢穿戴好到了前面堂屋中,他父亲也顿时告辞溜走。

刚才的农夫变成了翩翩佳公子,众人先是一一向他问好、通传姓名。

唐枢这才问:“廷议兄,莫非真是没寻着住处?即便城内外旅邸都挤满了人,泉州商人在淮安也置有会馆啊。”

跟母亲那样说,是安她的心。

但以唐枢行万里路的做事风格和他能中举人的聪明,还有呆在刘天和身边所能得知的信息量,见到龚用卿他们一直没离开又岂会猜不到情况。

他和龚用卿只是三年前一同参加会试时认识的,交情不能说有多深厚。既知对方家境颇好,哪里会为对方操心这些事?

龚用卿现在没有白天时的意气风发了,颇有些尴尬地说道:“蒲氏作乱,诏安吴氏在临清刺驾,福建商人哪还敢大肆张扬?我启程前就知道了,诸地会馆今明两年不便招待我等赶考举子。到了淮安,又听说要设什么河运局,城内外旅邸都挤满了南北客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惟中兄在总河麾下用命,应当有法子吧?”

王慎中等人这才知道龚用卿这个朋友居然在河道总督身边办事,怪不得他说事情好解决。

唐枢愣了一下,而后说道:“……还真是如此。此事说来话长,我也是定了腊月初一启程,刘师说不会误我赶考,已找好一船送我入京。只是若要我等数人一起,那只怕得换条大船了。”

龚用卿大喜:“惟中兄果然有办法!”

唐枢笑了笑:“这算是酬劳我今年来做了数月苦工吧。天色已晚,现在也不便到处寻住处了。这样,我在左邻右舍也算有些颜面,这就让人去叩门问问,今天就借宿于此吧,明日再做打算。我还要去一趟清江浦,今日回家也是要收拾行囊,留书廷议兄与我到那边码头汇合的。”

虽然约好了一起走,但谁能保证彼此的行程完全对得上?反正龚用卿很久前就来信,说秋闱之后九月就出发,十一月必到淮安。

“……那便有劳了,实在是叨扰。”龚用卿现在也没别的好办法了,借宿就借宿吧。

他不免问了一句:“惟中兄在刘总河那里,到底做着什么?小弟还以为惟中兄是做幕僚。”

“陛下忧心黄淮水患,南巡时任了刘师做总河,刘师岂能不全力以赴?我这一年来,几乎都是与河工打交道,与刘师一起把黄淮交汇这一段走了个遍。”

“……昔年听闻惟中兄踏遍名山时便心向往之,如今惟中兄竟已钻研河务了。”龚用卿眼里试探着问,“惟中兄乃刘总河高足,大试当前还有此等闲暇,实在佩服。不知可否引荐我等拜会一下总河大人?”

这可是身在淮安的朱袍高官。

最主要的是,龚用卿认为唐枢在大试之年到来之前还不温习功课,只怕是能从刘天和那里得到很多有用信息,心里极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