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太祖棺椁动了(第4/4页)

参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上面左边的一个塔状图,右边一个像树一般的图。

……陛下总玩很新的东西。

朱厚熜看着他们说道:“要行新法,一切落脚点都在官吏。广东高品官员,朕都瞧在眼里,他们知道只要办好了差使就前途无量。但五六七品的官员呢?更低品的官员、吏员呢?让广东更多的秀才、举人能得以任官,让干练的吏员有尊严、有保障、有体面、能升迁,那么不论是什么新法,他们都会帮着朝廷推行下去!”

举人不知道当官比逃点赋役能赚到的钱更多、地位更高吗?

但考进士太难了,而举人的天花板就在那里。

秀才不想当个有品级的官吗?

没资格,但是去做吏员则彻底限死了自己的身份,一辈子都是被呼来喝去的奴仆。

吏员没“官权”,在百姓眼里他们是老爷,在官员眼里,他们算什么?

朱厚熜凝视着他们:“省、府、县三级都定编,未入流之普通吏员也有升迁可能,五品以下官吏总数扩充至近万人,能不能吸纳广东有意愿忠于朝廷的士绅?都有了官员身份,官吏待遇法、考成法、大明律例之下,他们能不能既受约束又有动力将新法在广东推行下去?增加了近万八九品及未入流官员,按平均八品新的年俸一百二十石计算,百万石而已!”

众参策只觉得一幅赤裸裸的战争图景摆在他们面前:

如果这个设想完成,广东田赋理论上可以增加到两百多万石。除了朝廷要求的岁粮四十万石,剩下的税粮不够支撑广东俸禄吗?

何况,广东还会有来自商税层面的其他收入。

陛下没有点透的,自然包括了这么多官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行商里能赚到的。

简而言之……把士绅与富户从简单的田地利益链条中割裂开。

让士绅中不小的一部分从此正式进入大明官场,另一部分死硬抵制新法的还能有多强的力量?

新的规则,适应的,就生存、壮大。

不适应的,灰飞烟灭。

“八品以下,各府可自行诠选。六品以下,广东省自己铨选。五品以上,吏部铨选。七品以下,可原籍任职。不把秀才、举人、进士作为必须具备的门槛,给久试不中的秀才、举人机会。大兴社学,总要让将来所有吏员都受过教化,识字、知礼仪。各府院试由各省统考,降低难度;各省乡试朝廷派主考,设正副榜,正榜可应礼部试,副榜可授官。”朱厚熜指了指右边,“至于地方衙署,朕也有过考虑。卿等看得清楚吗?”

那个树一样的图,杨廷和他们看得清楚。

他们看到,广东省设总督,其下有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司、治安司、税课司、都察司。

每个府,则有府衙、提刑局、治安局、税课局、都察局。

每个县,则是县衙、提刑署、治安署,税课署、都察署。

他们看出了门道:刑律、巡检缉盗、税务、监察都一捅到底了,并不受同级衙门管束。虽身处地方,但恐怕一直通往朝廷。

省是总督做主节制,那么府县呢?

杨廷和问出了这个问题。

朱厚熜笑起来指了指他们:“众卿不觉得,这国策会议挺有效果吗?”

十七参策呆了呆,这个他们熟,关起门来开小会确实很有效率。

忽然之间只觉得大明旧制要灰飞烟灭了,太祖在天之灵恐怕很激动。

他老人家的棺椁,不会在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