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联手

孙家富裕不过两代,就已经积攒了不少家业,王家可是固安县百年大族,家产定然更多。

实则,

王家最值钱的是府城里的两处铺子,不过早已被人私下瓜分,能留下来都是剩下的。

“六处铺子,作价四十两到七十两白银不等。”

“窑口连同烧造瓷器的雇工一同转让,作价五百两白银,还有王家大宅、别院也会择日售卖。”

罗捕头道:

“方公子也是瓷商,有没有兴趣接手?”

“这……”方正面露迟疑。

他很有兴趣,但刚刚拿出三百两如果再拿一大笔钱的话,定然会引起有心人的猜疑。

当下只能无奈轻叹:

“兴趣是有的,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方某牙口就只有这么大,怕是吃不了王家的肉。”

“那真是可惜。”罗捕头也只是随口一问,本就不报多大希望,说着起身就要站起:

“若是方公子有兴趣了,可以再来找我,不过不要太晚。”

“好的。”方正道:

“罗捕头稍等,我去取银两。”

待拿出一百两银子,他随口问道:

“不知道王家雷走红瓷的烧制技术转不转让?”

“转让。”罗捕头道:

“不过是与窑口、雇工一同转让,单独转让的话……,会让接手王家生意的人不满。”

转让?

衙门得到王家烧瓷技术了?

方正心中一动,急忙伸手拦住对方:

“罗捕头,能否多谈几句?”

“哦!”

罗捕头眼眉微挑:

“方公子有兴趣了。”

“雷走红瓷在兆南府也算得上一绝,方某自然感兴趣。”方正笑了笑,心中念头急转。

他有钱。

五百两也不贵。

但财不露白,自己之所以被王家惦记,说起来也是因为烧瓷技术可以带来更多的财富。

王家还好对付,其他人则未必。

所以……

技术要入手,麻烦也不能有,才算两全其美。

“罗捕头。”

方正眯眼,瞬间有了决定,随即慢声道:

“不知有没有想过做些买卖?”

“嗯?”

罗捕头眼神微动。

……

……

……

玉鼎楼。

包间。

八仙桌上摆满菜肴,几人围坐,但动筷子的不多。

除了方正、罗捕头两人外,场中还有户房的韩先生、礼房的张典吏、工房的齐典吏。

一共五人。

县衙有六房。

吏、户、礼、刑、兵、工。

六房延续朝廷的六部。

吏房管官职,户房管税务、户籍,礼房主管教育、祭祀,刑房主刑狱、案件诸如此类。

在六房办公的人,多为‘胥吏’,大多是科举无望之人,通过考试或掏钱纳粟到衙门内供职。

这些人也许很难在官场上更进一步,却都是衙门的老油条,有时候说话比知县还好使。

知县数年一换。

他们,却是世世代代在固安县为吏,离了他们偌大县衙会立即停摆。

“难怪方公子年纪轻轻就能积攒如此家业,果然了得,你刚才的提议韩某闻所未闻。”

韩先生轻捋胡须,道:

“不过,确为善法。”

几人中,他与方正的关系最好。

当初方正入籍就是他的操作,其后逢年过节、方瓷开业,方正都会让人送上礼物维持关系。

“签订契约,我等联手瓜分王家瓷器,既能入手买卖,还不必花太多钱。”罗捕头点头:

“我觉的也行。”

“嗯。”张典吏眯眼看来:

“方公子这个提议不错,但以后生意交给你来经营,如何确保我们几个能够拿到那……分红?”

“此事简单。”方正坐直身体,道:

“四位以王家窑口、烧瓷技术入股方瓷,我给方瓷的三成股,第一年保证不少于一百两银子的分红。”

“第二年不少于二百两,此后每年都有二百两保底。”

“不设上限!”

几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的心动。

每年保证二百两白银的分红,就算是几人平分也有五十两,这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关键是……

年年都有!

而且什么都不用做。

“好是好。”齐典吏眯眼:

“非是齐某不相信方公子,但万一……我是说万一,方瓷开不下去没有了利润怎么办?”

“这也简单。”方正道:

“方某可以在此立下字据,一旦方瓷难以为继,首先把几位的五百两银子返还,如何?”

“至于万无一失……”

他轻笑摇头:

“世间哪有什么万无一失的事?”

“说的是。”韩先生开口:

“我觉的此事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