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人才是不嫌多的(第4/8页)

航母不是一个人能设计的,就算是巴比奇,也有许多地方不知道,没有图纸,就是两眼一摸黑,也得从零开始。

陆雪听到他的要求,又下意识地伸手去揪头发,此前能把发动机和系统谈下来,已经是很艰难的事情了,现在又要图纸,不知道乌方还会提出什么样的额外要求。

安夏抓住他的手,以十指相扣的姿势,将他的手按在膝盖上,安夏笑着对巴比奇说:

“你放心,他很厉害的,图纸肯定能谈下来……不过,你看看能不能也帮帮忙?你在这行干了这么多年,说话肯定管用,不像我们这些外国人,人生地不熟,都不知道应该找谁,还是得靠你帮忙呀。”

最终谈下来的价格,是两千万美元,船壳不卖,只卖里面的设备。

眼看着合同就要签了,吴总和邵总那里的钱也都融了过来,全都在银行里人,就等着付款了。

忽然,印度人冒出来,说愿意出价两千五百万美元购买瓦良格号。

乌克兰方面犹豫了。

陆雪又去谈,安夏继续找吴总和邵总筹钱,说这次可能要到三千万美元才能拿下来。

暂时还没这么快弄到钱,印度人那边舌灿莲花,保证这个保证那个,安夏眼看着来不及,马上找到银行开据了证明银行账户内有两千万美元的单据,跟着去了谈判局。

乌方谈判代表第一次看到安夏,还以为她只是一个小秘书,也没把她当回事。

陆雪向他们介绍:安女士就是负责付钱的人,航母是她们公司要买。

乌方代表才肃然起敬。

谈判开始,乌方代表拿出昨天从印度人那里得到的条件,向中国代表提出相同的要求。

世间的谈判,大抵是差不多的,菜场买菜砍价的时候,也喜欢说:“前面那个摊子比你便宜五毛钱!不便宜我就走了。”

有底气的摊主理都不理,没底气的摊主会把人叫回来。

现在中乌双方就是在博弈,看谁更着急。

安夏一边听,一边用笔记本电脑刷紫金商情,紫金商情的印度分站获得了不少信息,比如印度人这阵子在其他国家买了不少军火,质量都挺差的,现在还想再买,国内反对的声音很大,下面还想买的话,得分期付款。

等她抬起头来的时候,这边谈判也陷入了僵局。一边说要加钱,一边说你们这个之前谈好的,不是这个价,不能出尔反尔。

安夏出声,对乌方代表亮出印度新闻:“这样吧,你们去问问印度人,能不能马上掏钱,他们要是能拿得出钱来,你们就卖给他们好了,我们不要了。”

然后,她把银行票据放在他们的桌上:“这是我们的诚意,两千万美元的现金已经全部准备好,只要合同一签,你们拿钱走人,后面的事情全都不用你们管。”

一边是现金,一边是分期付款,且以印度人的德性,可能分着分着……尾款就不见了。

现在轮到乌克兰人纠结了。

安夏回到座位,压低声音对旁边的陆雪说:“实在不行,库兹涅佐夫号也挺好的,贵是贵了一点,但是开回去就能用……”

她的话,被放在桌上的中俄自动翻译器翻译成了俄语,还声音很大的放了出来。

这艘从乌克兰跑回俄罗斯的航母,是乌克兰人心中的痛,俄罗斯现在的经济也是一塌糊涂,他们会不会把这个夜奔的航母卖掉换钱,乌克兰人也不能确定。

印度人大概率不能一次付清合同款项,而中国人这边已经找好了备胎准备下单。

现在压力来到了乌克兰人这边,他们在挣扎在犹豫。

安夏拿出了菜场屡试不爽的绝技:起身就走。

她向乌克兰代表们笑笑:“我先告辞了。”

刚出门,就用足够让屋里的人能听清的声音说:“给我订一张去莫斯科的机票,今晚或是明天都可以。”

这句话,也被灵敏的自动翻译机翻译出来。

眼看着她的脚步声越走越远,似乎真的不打算回来,乌克兰人终于坐不住了。

后面的许多事情,包括怎么运回国,自有别人来烦恼。

把瓦良格号弄回国要考虑很多事情,船回不去,资料也暂且不着急。

他们不着急,安夏着急。

安夏最关心的是弄到手的计算机技术如何马上变现。

航母那么大,雷达和火控,还有各种类型飞机的控制管理,各自有精密的系统去管理。

这些技术和思路,紫金科技有不少地方可以借鉴,比如数据中心的安保、消防、灾备,还有风洞试验和模拟海洋的一些数据。

紫金此前研发的飞机模拟驾驶系统,也计划增加舰载机的模拟功能。

安夏绝对不会让自己花出去的钱空跑。

她提出要把图纸拿一份走。

“拿一份?一共只有一份。你自己去看吧。”保管员挥挥手,让安夏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