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无人机升级(第3/7页)

“如果是小飞虫的话,就没必要避了嘛。”安夏说,“比如萤火虫,它会亮灯,现在我们的无人机可能会把它识别为需要避让的东西,没必要为这点小东西打乱阵型,影响表演。”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萤火虫能飞这么高吗?

无人机项目组的人们对安总的要求感到有点……事儿逼?

但是,老板要求多跟随便一个路人甲要求多的差距就是,路人甲的话可以当它是耳边风,吹吹就过去了。

老板的话必须执行,还得执行到位。

跟谁过不去,也别跟钱过不去啊。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其他要求,公司的男程序员们权且可以当做是女人天生的感性,让安夏有一些莫名的受害幻想,所以要加很多奇怪的确认流程。

反正都是上班,加!

在技术上又不难。

软件和系统是紫金的强项,由紫金全权负责,接下来还有飞行高度。

紫金做过的最大无人机的翼展,也就是三米多,号称是浇水施肥的农用机,其中也卖了不少给阿拉伯世界的王子们,让他们对着他们的死对头物理灌输全新的思想。

可是,三米多翼展的飞机,也就飞高到六百多米。

再高啊……它升不上去……主要是一个原因是风大,三米多的翼展都飞得摇摇晃晃。

还有就是电源问题和雷达问题。

飞着飞着没电了,飞着飞着飞机找不到了……

这些事情都发生过……不止一次。

想让无人机飞得再高一点,牵涉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紫金不是主做飞机的,对于无人机性能的提升研究有限。

甲方被美国人恶心坏了,安夏是想看看无人机到底能飞多高。

于是,双方不约而同的提出同一个梦想:找沈飞或是成飞。

先找的沈飞,结果沈飞正忙着对着刚买到的苏-27飞机进行逆向研究。

这架飞机来之不易,除了要给钱,还找了各种重量级的人员从中斡旋,以及中苏友谊靠美国等各种因素的叠加,更有民间传说是林虎将军专门找来一个天赋异禀的酒神,把卖家喝趴了,才成功让这飞机几乎打了个对折,三千万美元拿到手。

为了买一架飞机,又搭人情又氪又肝,不做出点成绩来,如何向各级领导交待。

于是沈飞的人民群众几乎把时间和人力都堆在苏-27上面了,实在没精力再去琢磨无人机。

那么,就再去找成飞好了。

与沈飞相比,安夏对成飞更有印象,国产大飞机C919就是由成飞供应的机头。

那会儿新闻上天天看见「成飞」。

找到成飞后,他们的领导很热情,招待得妥妥贴贴。

提到无人机,领导的热情就没那么高了。

“啊……这个嘛,嗯,不着急……”成飞的领导打着哈哈。

安夏不理解,怎么就不着急了呢?

从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开始,连续发生了多少件气人的边境事件啊。

前阵子的华东空中特勤事件,几大防御区就像完全死了一样,面对电子诱饵毫无还手之力。

更奇怪的是,似乎甲方爸爸也不是很着急,甚至双方相处的时候,还有些奇妙的尴尬,似乎他们之间曾发生过什么。

安夏的八卦之魂启动,难道甲方爸爸派来的男代表,跟成飞这边负责接待的女同志之间,曾经……嗯?啊?

当好奇的种子在安夏心中扎下的时候,她一定要得到答案。

如果她得不到答案,她就会拼命去打听答案。

安夏挑了个周六快下班的时候,虚心向杨风请教市区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杨风看着打扮精致的安夏,笑道:“好吃的东西不少,不过你这身真丝连衣裙,要是沾上油,就不好洗咯。”

安夏:“不要紧,沾上油,就当是新的花纹嘛。有好吃的最重要。”

下班后,杨风带着她跑到成都一个七拐八绕的居民区,两人坐在苍蝇馆子的长条板凳上,对浸在红油汤里的钵钵鸡下手。

几把钵钵鸡下肚,再来一杯啤酒,人与人的关系,一下子就亲近了起来。

身旁每一桌的人都在高谈阔论,声音很响。除非有人用酒瓶敲别人的头,否则,不会有人在意其他桌的人在胡扯什么东西。

安夏先从自己公司的无人机说起,再把话题引到无人机很重要,应该抓紧开发上。

杨风用牙尖撸下一根笋尖:“我知道啊,谁不知道呢?可是,有什么用?”

哦哟,这话里有话啊。

安夏给她倒满酒:“可是,我感觉你们不是很急啊,是不是其他工作太多了?”

“不是不是。”杨风摆摆手,仰头喝了半杯冰啤酒,打开了话匣子。

中国在老大哥还没死的时候就在研究无人机了,美越战争的时候,无人机就被美国人大规模应用于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