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无人机的下岗再就业……(第2/7页)

“这是……掉色了?”一个同事好奇地看着一个罐罐,那个罐罐上只有一小片区域是彩色的,其它部分是惨白色的石膏。

“不是,只有那片有颜色的是挖出来的文物,其他部分是我们根据这个碎片可能是什么形制物体进行的复原。”

有的碎片几乎没有弧度,只带了一小小的瓷钮。单凭那一个瓷钮,专家就判断出应该是什么样的了。

他们不会将用石膏补完的部分也涂上彩色,就让它始终有一部分残缺。

这也是博物馆同意紫金科技的人进来采风的理由,不能对文物原件下手,可以通过数字复原的技术,做成视频资料。

在靠近边境的某个城市,发现了一个古代建筑遗址群,那里很有可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紫金负责勘查的同事们赶到那里,放飞无人机,想在高处看一下整体的形状。

中国自古以来的各种官方修建的建筑都有一定的制式,一看就能分辨出这座城到底是朝廷正式派驻的边关哨卡,还是隔壁国的地盘。

“说不定挖出来一个在古诗上出现过的地方。”在场的专家笑着说。

都说西域商人才爱乱跑,中国古人安土重迁,其实乱跑的中国古人不少,而且他们给后世带来的东西更多。

粟特人、安息人、波斯人……就忙着卖卖卖,进货、卖货、收钱、回家……最多在家书里提一嘴看到了什么。

中国爱乱跑的古人有不少是文化人,不是写游记,就是写诗词,描写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十分详尽。除了当文学作品看,还能当史书看。

紫金的员工一共派出了四架无人机,一起升空,俯拍整个遗址。

一个年轻的考古学家无意中一抬头,露出惊讶的表情:“唉?你们的无人机……在天上下崽了??”

“怎么可能,就算无人机是活的,能吃的炸鸡,那也是先下蛋,怎么可能直接下崽……哎??真的!”

天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一架无人机,个头跟紫金科技的无人机差不多大。

“是你们的?”紫金的员工好奇问道。

考古人员互相打听了一番,纷纷摇头,不是。

然后,那架野崽子无人机便调头了,向着国境线的方向,越飞越远,最后彻底消失在万里无云的碧空之中。

“卧槽,原来是国外的……妈的,这算不算侵犯我们国家领空啊!!”紫金的同事十分不爽,捡了块石子用力扔出去,落在荒芜的地面。

“他们来这边干什么?想偷文物?”

考古专家摇头:“应该不是,这边经常有人进来搞破坏。”

“什么人啊?”

“□□,他们经常会从这边溜过境,这边的口岸查人查得特别严,其他地方你回国,可能问都不问就盖章了,这边要把你带进来的东西都查一遍,再问你去哪,去干什么,为什么从这边回来,家里有什么人,在家做什么工作。哪怕带回来一块巧克力,都要问是给谁带的。”

“哦……”紫金的同事恍然大悟,这个以往只在新闻联播里出现的名字,忽然就在头顶转了一圈,这种感觉相当的不真实。

做完今天的工作,回到旅馆,同事在工作的群里说今天看到国外的间谍无人机了。

枝繁叶茂:【跟我们公司的比怎么样?】

一棵小草:【太高了,看不出来。】

枝繁叶茂:【比我们公司的大吗?】

一棵小草:【好像大一点,上面还竖了一个什么东西,看不清。】

安静的夏天:【大多少?】

枝繁叶茂:【新建画图.vb】

枝繁叶茂同志是美术原画组的员工,在看不太清楚的前提下,还把外观特征给画了个差不离。

安静的夏天:【有意思。】

紫金科技已经接了不少城市和边境的安全保障相关订单,城市内是完善天网的监控和大数据分析。

边境主要是无人机巡逻与自动拍摄违法违规行为。

主要是防人,没想到现在已经发展到防无人机的地步了。

自从上次华东出现空中特ꁘꁘ件,整个东部防线几乎瘫痪之后,各区域痛定思痛,把信息化、高新产业化放在第一位。

不过官方的主要精力放在高空飞行物上,就是那种真的会往下丢炸弹或是扫射人群那种水平。

对于就飞个几十米,最多一百四十米的小型无人机,雷达看不见,也不好防。

紫金这边的警用巡逻式无人机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声音越来越小,主打一个在头顶二十米处都听不见一丁点声音,拍出的照片实时高速传回遥控设备,充电十分钟,用机五小时……

现在疯卷的无人机组,已经在琢磨涂装了,考虑怎么样才能让无人机也变得隐形起来。

安夏对无人机的原理略有了解,便找到边境有关部门的领导,询问他们是否希望把对面的无人机给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