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安夏,好名字,安定西……(第2/4页)

西夏黑水城?安夏用力点头,忽然又想到:“那里现在不是军方在管控吧?”

“没有,值钱的东西都已经搬到博物馆了。说起来,你去那里,说不定会有奇遇。”

安夏:“为什么?”

“你叫安夏嘛,那里是夏的王城。”

安夏笑道:“听起来我是去给他们做超度的。”

“你别说,那边好多佛塔,都保留的还挺完整,本来在佛塔里有一个女人的完整骨骼,说是一个太后的,有个沙俄人来挖,挖了一批,还剩一大堆没带走,下次再去找,就完全被风沙盖住了,前几天刚好又刮了一场大风沙,现在说不定那些东西又重见天日了。”

安夏最喜欢各种故事,黑水城,无论是在七侠五义里,还是在鬼吹灯里,都有提及,来都来了,不如去一趟。

黑水城、敦煌、殷墟,并称三大考古发现。在安夏的时候,黑水城门票120,游客只能走在木头栈道上,布满了探头和大喇叭。要是谁私自离开栈道,大喇叭就会不断催他上来。

现在黑水城就是一个已经没什么东西的废墟,只有一个科考队的小屋子守着,不要门票,正常游客也不会往这里跑。

这回没有闹出昨晚的乌龙,不仅事先通知,还带了介绍信,跟了一个熟面孔,过去下车,能热情互相问「吃了吗」的相识程度。

在这边守着也挺无聊的,现在其实已经没什么大货了,在这边又不方便随时往来,大家轮班,一星期一轮班,平时鬼都没有一个,大概只有真社恐,才能待得下去。

今天在这边守着的是两个年轻的研究员,他们一边守着黑水城,一边写论文。

他们热情地带着安夏他们在黑水城里转圈圈,介绍这佛。那塔,还有当年李元昊怎么怎么,北宋怎么怎么,成吉思汗怎么怎么……

安夏喜欢历史,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再问一些其他的问题,问他们有没有发现沙俄人没有找到的宝藏。

“要是能发现就好了,我就指着它发论文了。”一位研究员笑着说。

“没有试过雷达遥感吗?”无人驾驶组在琢磨激光雷达的时候,把雷达的旁系兄弟姐妹们都了解了一下。

安夏:“据说美国的卫星雷达已经能探测到地下九米深的地方了。”

“嗐,九米,那顶个啥用……”研究员指着远处的一个沙丘:“看见那个了吗?”

安夏转头望去,约有二十多米高。

研究员接着说:“以前还没有的,是那天的大风沙之后才搬过来的。要是那些东西在这种沙丘底下,什么雷达也没办法。”

安夏:“跑得这么快啊!那你们住在这边,岂不是很危险……”

睡着睡着,沙丘自己跑过来了。

“这倒不会,黑水城在这里几千年了,佛塔也还在,修王城的时候已经注意到风的走向了……只不过,这几年的风沙,确实越来越大了。”

在当地有一句话,叫做「风四四」,也就是一旦起大风,就会刮足四天,周围黄澄澄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楚。

土地退化,植被稀少的必然结果。

黑水城的旧城遗址里,已经几乎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了,只有几处地基残存,猜测这里可能是做什么的。

安夏在房与房之间穿梭,脑补在西夏最繁盛的时候,这里的人都是怎么过日子的。

忽然,她脚尖一卡,整个人不可避免的向前摔下去,身旁的同事眼疾手快扶了她一把,才避免「五体投地」。

“什么东西……”安夏转头,怒视着那个害她摔倒的地方。

一块下流的石头,形状有点怪,带了点反光,莫非是什么宝石?

安夏伸手去摸那块石头,泥沙簌簌掉落,反射的光越发灿烂,扒着扒着,那块「石头」露出了真容——一尊金佛。

安夏十分确定它是金佛,气质跟黄铜和黄铁完全不一样。

此时安夏身边只有一个下属,陪同人员和守着的人都在屋里坐着聊天。

下属的眼睛都亮了:“好大一尊金佛。”

安夏:“把眼睛闭上,小心进了眼睛就出不来了。这玩意儿要出手,只能去境外搞拍卖,你得老老实实招供这玩意儿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弄来的。哦,你可能连境都出不去,在海关直接给扣了,然后该判刑判刑,该枪毙枪毙。”

“安总真是守法好市民。”

“违法成本太高了,再说,要是哪天想拜佛了,还得去国外博物馆,多不方便啊。”

“拜佛?”下属没明白,谁去博物馆拜佛啊?

安夏笑道:“不懂了吧,佛,它肯定不是在这个佛像里的,对吧?”

“对。”

“佛像,就相当于是佛祖设在人间的信号发射台,你在这边输入信号,然后转码,传输到佛祖那边,再解码,佛祖觉得这事能办,就给你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