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科技兴农(第3/7页)

“你帮了我家这么多,我也没什么好谢你的,这是我们家自己榨的,干净着咧,不嫌弃的话,就带上吧。”

季科死活没要,在「拿着拿着」「不了不了,我们不拿群众一针线」的你推我让中,棉农热情地把那一桶油塞给了跑得慢的安夏。

安夏抱着那桶油,十分好奇:“这是菜籽油吗?”

“是棉籽油。”

“哦?棉籽也能榨油?”

见安夏跃跃欲试,季科摇头:“棉籽油里含有棉酚,有毒的,需要精炼之后才能去掉。”

“棉酚……是什么?”安夏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东西。

季科张了张嘴,又什么都没说:“咳,你可以自己回去查一下。”

“哦,对了,现在农村里的技术员不多吗?就算村子里的人都是新种棉花,他们不能学吗?”安夏还是不理解这种自生自灭的情况。

“技术员不是哪个村子都有,而且技术员水平也参差不齐,就跟医院的医生一样。我上回不舒服去医院看病,把症状说完,医生反问我「你想吃什么药」,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

晚上回到旅馆,安夏在论坛上发了一个问题:

棉酚会吃死人吗?

然后收到了一个回复:一般吃吃问题不大,不过男人还是别吃,杀精的。

看此人的发言记录,应该是个医生,安夏选择相信他的话,以及理解了为什么季科不肯直接说,非得让她自己查。

收到妈妈的聊天:“你在农科院啊?”

安夏:【出来了,明天准备回家,怎么了?】

妈妈:【哦,我还想让你帮我问问专家,我的君子兰怎么了。】

安夏:【这边都是往嘴里吃的东西,他们不管君子兰。】

妈妈:【总应该有管蔬菜花卉的吧。】

安夏:【大概有吧?不过我明天一早的火车,来不及问了。】

第二天早上,季科奉命来把安夏送到火车站。

“哎哟,这多不好意思,耽误你的正经工作。”

季科拎起安夏的行李箱放在车上:“我哪还有正经工作,都巴不得我赶紧滚,早就不给我安排工作了。”

不小心戳到他的伤心处,安夏沉默片刻,转移话题:“对了,农科院有没有研究花的?我妈种的君子兰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想问问。”

季科一口答应:“有啊,你把花的照片发给我,我帮你问问。”

回去之后,安夏真的把照片发给他,过了一段时间,季科把打听来的消息告诉她,顺便还传达了几个养花小妙招。

王娇娇听到这个消息后,迫不及待的也想问问:“我种的玫瑰莫名其妙都蔫了……”

连陈嘉这个浓眉大眼的,也说家里有种迷迭香、罗勒之类的东西,他以前是留法的,喜欢搞西餐,国内菜场买不到,只能自己种,最近眼看着要把他的心肝宝贝们给种死了。

安夏想起一句话「中国人的种族天赋——种菜」,以前的围棋网,现在的《玉京战神》,统计数据表明,有很多人游戏可以不玩,家园系统里的菜不能不管。

所以,城里人对种能看的、能吃的东西,应该相当有热情?

安夏在紫金论坛的日常杂事版里发了一个小调查,问现在有谁在自己家里种菜和花,在种植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

一下子就冒出了几十个回贴,最常见的问题是:

葱越长越细怎么办?

葱长成一大坨了,应该怎么办?

这题连安夏都会:分根!

接下来的有好多人问:怎么分?

除了调料之外,问君子兰的人最多,1986年的君子兰泡沫破灭之后,人民群众对这花本身还是很有好感的。

然后就是夜来香、晚香玉、茉莉、栀子花等等香花。

盆景松那种很少,有也是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问的。

趁着季科在农科院的最后一天,安夏问他能不能介绍农科院花卉所的人给她。

“能啊!”季科不负领导给他的评价「积极热情」,他顶着花卉蔬菜所妹子的怀疑目光,要来了她的联系方式。

这位叫冯娟的研究员是季科的同期,两人只在报道的时候见过一面,那会儿季科很热情,热情到冯娟觉得此人居心叵测。

现在她听说季科要走,又来找她,她疑心季科是想追求她,才找了一个问花卉疾病的理由。

万万没想到,季科要完她的联系方式之后,潇洒地拎起行李跑路去深市了。

加她的人是安夏。

安夏不是来一个一个问问题的,而是问她们蔬菜花卉所,有没有兴趣像棉花所那样,也搞一个合作开发的项目。

这会儿,整个农科院都机构冗余,人心思变,棉花如此,蔬菜与花卉也是如此。

特别是年轻的研究员,看不见未来,每个进来的人朝气蓬勃,过不了多久,想多捞好处的人变得圆滑逢迎,没有什么追求的人心如死灰,混一天算一天,有性子的就变成季科这种在单位里最不受待见的人。